泸县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泸县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25-02-27 10:22:45 浏览次数: 【字体:


泸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年度报告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县发展改革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为切入点,以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为着力点,为发展改革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法治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在党和国家事业布局中突出法治保障工作的丰富内涵。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充分发挥党组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和示范率带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

(二)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自觉承担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及法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确保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三)严格依法决策。对重大行政决策实行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咨询法律顾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方式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严格履行相关程序。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夯实信用信息数据,为信用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一是扎实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四清单一承诺机制推动形成承诺践诺闭环。贯彻落实市发改委工作安排,今年以来,通过信用泸州平台,累计上报行政许可5239条、行政处罚1686条。二是开展信用分级分类评价,实施差异化信用监管,线上线下接件即办、全程跟进,保持信用异议申诉为0的记录,精准指导市场主体156家在国家、省、市三级信用信息平台完成信用修复。2024年,完成信用修复一件事一体化平台的认领、配置及发布。《泸县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征求意见稿)》已获批通过。

(二)强化服务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健全机制,协同推动。按照《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等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满意办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重点工业产业生态链链长制等对企帮扶机制,协同联动推进工作。二是坚持满意导向,落实快速响应。贯彻落实泸州市满意办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工作机制,安排专职涉企服务专员收集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共收集响应污水转运费、企业用工、发展融资等问题诉求53个。已成立由34个县级涉企服务部门和23个镇(街道)、园区组成的企业服务专员队伍,开通45个(第一批)涉企诉求账号录入涉企诉求事项,推动解决难点堵点问题。三是注重实效,提升服务效能。建立一件事工作机制,在全市率先实现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双证齐发,各类一件事办件389件;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28个,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2760个,全程网办率达92%,实现快办、好办。

(三)加强项目管理,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极速审批,2024年共实行前期阶段并联审批项目7个,实现一般政府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压缩在3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压缩在24个工作日以内。二是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四川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规范投资项目审批;运行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四川省互联网+监管平台,牵头完成一网通办目标考核。2024年,窗口被评为红旗窗口1次,工作人员被评为月度先进个人1次,群众满意度100%

(四)保障权力规范运行,维护市场秩序稳定

一是动态调整权责清单。根据法律法规调整和部门职能变化,及时调整权责清单的内容。我局保留行政权力事项71项。其中,行政许可4项、行政处罚56项、行政征收0项、行政强制2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检查2项、行政奖励1项、其他行政权力52024年实施行政许可13件,实施行政处罚1件,开展行政检查148。二是切实抓好物价工作。强化分析预测、加强应急监测,牵头联合县商务局等部门完成2024年政府储备冻猪肉收储任务,目前政府储备猪肉在库数95吨,达到常规储备量。强化对主要商品价格监测,促进市场保供稳价,切实保障县内群众生命健康及社会稳定。三是守牢粮食物资底线。保质保量的完成县级储备3080吨稻谷及散装食用菜籽油500吨的轮换计划、县级储备散装食用菜籽油新增500吨计划,完成省级储备稻谷7080.4吨的轮换计划、小麦6600吨的新增计划,目前全县储粮共计70400吨。

(五)加强合作共建,推动区域融合发展

一是构建毗邻地区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加入渝西川东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永西泸东区域政商合作联盟,主动对接联盟成员单位,签订区域合作协议共计36个。二是坚持资源共享、链条互补、利益共赢原则,与永川区港桥产业园深度合作。依托泸县·永川新材料产业园入选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在包装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建筑新材料三个领域开展配套合作。编制完成《巴蜀鱼米之乡云锦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泸州东站站前交通综合区域规划》等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核心区规划。三是着力多向合作共建,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围绕教育、医疗、金融、政务等公共服务,创新打造一江通协同联办服务模式,联动毗邻区(县)常态化开展交通联合执法、公检法司联合办案、跨界河流域联防联控,深化区域共享共治。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过去一年,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我们也需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一方面,受外部环境制约,项目结构不均衡且缺乏有力支撑因素影响下,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法治政府建设的强力推动。另一方面,我县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信用信息应用的推进较为缓慢。在政府行政管理服务领域,信用审查和信用报告尚未得到全面运用。

2025年,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重点从三个维度精准发力,全面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全力推动法治泸县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一)深化信用体系构建。继续加强失信被执行人及其他严重失信主体的信用信息共享,完善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各行业和领域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实施信用主体的分级分类管理,并有效利用评价结果。

(二)加强法治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营商环境评估,借助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全面提升我县在省、市范围内的营商环境指标排名。

(三)规范重大决策流程。进一步优化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到位,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决策制定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专业作用,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泸县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