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得胜镇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我镇经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创新,着力解决法治领域突出矛盾和问题,奋力谱写法治建设新篇章。结合全镇法治创建工作实际,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
落实党政班子领导责任,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一是强化了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层层细化工作任务,落实主体责任。我镇制定了年度干部学法计划,完善党委班子的学习安排,把法制学习纳入领导班子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召开中心组学法会议、会前集中学法、专题学法等,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二是压实“八五”普法工作责任。积极开展依法行政主题宣传活动,组织普法宣传队进村入户、进学校、进单位、进机关等。鼓励干部职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法用法,持续增强干部职工法律素养及综合业务素质,运用法治思维处理矛盾。三是严格履行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将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落实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四是推进依法决策,规范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出台前必须由相关法律顾问、通过相关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和专家的意见、召开论证会或听证会后方能出台,从而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并在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都严格进行法制审核。
二、工作开展、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法治教育,夯实法治建设基础
坚持学法、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法,通过党委会、中心组会议集体学法14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2次。征订普法资料、法治报刊,定期入校开展法治讲课,积极开展民法典专题讲座,及时传达法治建设相关会议精神。坚持线上线下系统学习,积极参与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执法人员学法考试培训、学法考试系统知识竞赛大比武等,全面夯实我镇法治建设基础。
(二)优化政务服务,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创新服务模式,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大服务企业力度,营造公平法治市场环境。建立“云上服务 清亲得胜”政企线上交流平台,成功帮助企业获得贷款890万元,出口退税300余万元,助力企业依法运行,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二是扎实开展“暖企、助企、兴企”行动,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三是优化政务服务,着力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深受群众好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驻事项211项,村级代办事项61个。着力破解残障、孤老等“特殊群体”办事难题,2024年来,开展“政策找人、服务上门”等民生服务60余次。建立留守老人服务台账,组建“网格员+志愿者”队伍,细化服务清单21项,提供服务5000余人次。
(三)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一是落实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协调机制,有效落实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二是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落实公示、听证制度,进一步畅通群众意见表达和诉求渠道重视法制机构队伍建设,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积极发展法律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员队伍。三是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强化合法性审查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签订、重大行政执法以及制度建设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2024年,得胜镇在法律顾问的协助下,完成拟制合同65份,进一步确保重大行政决策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四)主动担当法治之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常态化开展法律法规知识更新培训和业务专题培训,全面提升执法人员依法执法能力水平。二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积极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行动,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三是优化行政执法管理方式,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落实普法责任,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拓宽普法渠道,利用政府信息公开网、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开展依法行政主题宣传活动,组织普法宣传队进村入户、进学校、进单位、进机关活动。同时组织干部职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法用法,持续增强干部职工法律素养及综合业务素质,运用法治思维处理矛盾。二是坚持全方位多形式宣传,营造良好的教育宣传氛围。利用“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特殊节日深入村、社开展普法宣传,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其中,2024年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3次,编印各类法治宣传资料1000余份;举办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0余场次;现场服务人数800余人次;开展各类法治讲座5场次,发放各类普法资料1800余份,在各当家人微信群转发普法微信300余条,积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六)深化综治中心建设,着力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面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搭建矛盾风险化解平台,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排查调处完成各类矛盾纠纷158件。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的依法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16件,办结“12345”平台诉求件380件,办结率100%,真正做到处处有交代、件件有落实。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法律专业人才匮乏。普法、执法队伍人员参差不齐,普法队伍整体素质有待加强,部分基层干部法律知识缺乏,各部门间配合不密切,法律在工作中运用度有待提高。
(二)资金短缺经费不足。法治阵地建设、法治宣传氛围营造、法治文艺创作等,需要经费保障,经费不足制约了各项工作开展执行落地。
(三)普法宣传方法较为单一。法律培训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仍有待加强,理论学习的深度也需要进一步拓展。开展普法宣传的方式不够多样化,群众参与普法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待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加强法治建设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严格按照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同时,加大学法力度,全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着力提升机关干部的法治素养,从而提高依法履职和依法行政工作能力,确保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加强法律人才队伍培养,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调整培养具有专业法律人员到依法行政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采取发放工作手册、举办培训会等形式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多举措吸纳社会性法律人才,不断充实法律志愿者队伍,有针对性开展村干部学法培训,全面提升村干部法律素养,推动镇村干部依法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增强农村法治管理水平。
(三)加强普法依法治理,筑牢基层社会法治根基
一是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制定我镇“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认真落实普法规划。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抓好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在辖区各中小学组织开展以宪法、民法典、禁毒、防校园欺凌等为主题的普法进校园活动。充分利用村(社区)法律顾问资源,定期组织村民参加法律知识讲座,强化群众法律意识,提高群众知法用法、依法维权能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