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现将我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依法治县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组统揽全局、协调推进的作用,坚决履行法治政府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强化责任分工,将法治建设与其他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促进法治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二)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依法决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民主集中制,聘用法律顾问,设立公职律师,落实合法合规性审查要求。自觉接受上级党委及纪检部门的党内监督及民主监督、县人大执法监督和社会监督,严格规范权力运行,坚持在法律框架下谋划思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
(三)深入学法普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高度重视学法工作,始终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通过组织集中学法、以案释法、专家讲法、竞赛考法等方式,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理论水平和法治素养。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法律法规、助企惠民政策、政务服务等宣传引导,积极营造法治氛围。
二、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全面实行行政许可清单化管理,公布行政许可事项237项、公共服务事项416项。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县镇村三级实现综窗设立全覆盖,县政务大厅设立全科无差别综合窗口3个,203个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扩面增效,省市县三级试点累计覆盖率达100%,累计创建6个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玉蟾街道获评省级“四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县政务服务大厅纳入省级标杆政务服务培育大厅。
二是优化为企服务环境。对标提升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年度指标测评排名全市第一。设立惠企政策服务专窗,推出7大类34项具有泸县特色的高频政策汇编,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一窗兑享”。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持续推进政府采购全程电子化交易,建立重要工作多人参与、不相融岗位相互分离、项目分级审核等风险防控机制,清除妨碍公平竞争做法80余条。一般政府采购项目成交139个,预算金额2.03亿元,成交金额1.78亿元,节约金额2563万元;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成交43个,成交金额6.21亿元。
三是聚力提升政府监管效能。构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重点监管相结合的新型监管体系,“互联网+监管”汇聚监管行为数据2.2万条,监管行为覆盖率52.5%;全面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梳理印发《泸县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实施清单》17项,探索实施“综合查一次”。
(二)加强“一网通办”建设,不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
一是夯基础、抓创建。建立“1+36+20+N”协同联动机制,每月召开“一网通办”联席会议,实行日监测、周调度、月考核,全面攻坚14个板块93个重点任务及考核指标,我局荣获全省“一网通办”先进集体。全力争创“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县,全县共编辑发布3.0事项10120项,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2760个,全程网办率92.06%,材料减免率46.87%,平均跑动次数0.07次。推出10个“小龙人、小龙女为您服务”高频事项事前辅导动画。创新川渝合作助推农民演艺工作获省内外专家高度肯定,我县成功创建全省首批“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县。
二是拓范围、谋创新。推出“零材料办”事项38项、“一证一照办”事项59项、“秒批秒办”事项33项。在全市率先开通“天府通办”分站点,建立助企纾困、主题服务、老年服务、惠残服务等特色专区12个,建设具有泸县特色的文艺演出、建筑之乡、酒类、宅基地等特色专区6个,接入便民应用5个。大力推行“省内通办”“川渝通办”“西南五省跨省通办”“东翼通办”,今年累计办结“省内通办”4178件,“跨省通办”5568件,其中“川渝通办”3859件。
三是优服务、重质效。深化“一件事一次办”,全面落实国家13个、省47个重点“一件事一次办”,累计开展办件1600余件。探索推出具有泸县特色的“文艺演出一件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畅通12345热线、政务服务“好差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诉求反映渠道,今年累计办结12345热线10263件,满意率100%;企业群众参与“好差评”评价43.85万条,满意率100%。
(三)强化队伍建设,全力锻造政务先锋力量
一是加强党建引领。注重党建品牌创建,启动新中心党建品牌设计,高标准谋划建设党建阵地。深入推进“双晋工程”、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注重培养青年干部,推荐含窗口干部在内的拟提任科级干部3名。全面正风肃纪,组织到市、县基地开展法纪教育2场次,廉洁家访12人次,筑牢法纪底线。
二是规范窗口管理。修订完善《大厅进驻人员管理办法》,严选窗口人员,优化调整派驻人员11名。对大厅窗口及窗口人员实行量化评分、百分制管理,实行每月通报,将考核分值作为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大厅每日巡查至少2次,督促规范运转、文明服务。
三是强化练兵提能。举办“一网通办”、公文写作、12345办件、综窗改革、标书问题解析等“业务大讲堂”7期。组织上挂省市部门跟班学习3人次。组织政务礼仪、政策、业务培训259人次,组织全县参加全省第二届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技能大赛,泸县获全市团体第一名、优秀组织奖。
三、主要不足及下步工作打算
总结2023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但对标国省建设法治政府要求及先进地区,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网通办”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部门间业务壁垒仍然存在;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仍需加强,改革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轨道上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完善工作机制,凝聚改革合力。聚焦审批服务、市场规则、政策落实等方面,持续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着力强基补短、探索创新,合力攻坚“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探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试点改革等。
(二)坚持示范引领,推动全域提升。切实巩固“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县创建成果,大力提升“一网通办”创新能力。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创建省级标杆大厅,推进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加快综合窗口建设。
(三)加强队伍建设,营造法治氛围。持续推动领导干部学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多渠道、全方位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不断夯实巩固法治思想基础,提升干部队伍依法履职、依法行政能力。持续开展政务服务作风建设,完善全科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