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泸县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2023年全面依法治市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泸市监发〔2023〕39号)、《泸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泸县委发〔2022〕10号)、《泸县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泸县府法组办〔2023〕4号)等部署要求,结合全局工作实际,扎实推进全局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本年度工作报告如下。
一、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
党政主要负责人自觉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一体推进法治泸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同时以全面推广应用“1+8”示范试点成果和争创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为契机,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持召开了局党组依法治县暨法治政府建设专题部署会和推进会,及时传达学习省、市、县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和部署,听取了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研究和制定了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并按照市局《全面实施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方案》的工作要求,持续深入推进泸县市场监管领域新发展阶段的法治市场监管建设。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开展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活动,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通过党组会、“三会一课”、职工会会前学法、执法监督等契机,组织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进机关2次,进企业4次,参训人员300余人,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各类书册100余册,常态化开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
(二)加强重点领域执法。
护民生,保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春雷行动”、“铁拳”等专项执法行动,着力整治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商标侵权等重点领域违法行为。2023年,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75件,罚没163.95万元,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起,清退违规收费20余万元、电费10余万元。被省、市局授予春雷执法行动先进集体和四川省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三)深化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
为优化基层监管所运行模式,夯实基层监管体制机制建设,我局坚持倾斜基层、对标对表、因地制宜的原则,着力推进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是补短板、强弱项。设置 7 个片区所,进一步聚焦市场监管主责主业,集中力量优化服务、提升效能。通过“力量集中+管理集中”确保基层“日常工作有落实、专项行动有力量、执法办案有人员,为基层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员和制度保障。对照“星级市场监管所评定指标体系”,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一所一策”,抓紧解决首批重点建设的市场监管所在办公场所、人员配备、经费支撑、标识规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二是扬优势、树品牌。围绕市场监管职能,深入挖掘辖区优势和市场主体特点,实施“一所一品牌”,比如,喻寺片区“绿壤先锋、监管护航”、玄滩片区“守鱼米之乡、助川渝发展”、化工园区“泸小哨”等建所理念,因地制宜,优化设置片区农业产业服务直通车办公室和药品监管办公室等创新功能阵地,积极推动 “质量强基”和“小个专”工作的同步建设,全力推进两化阵地建设。
(四)积极推进包容审慎监管。
推行柔性执法“一目录、五清单”制度,以市场监管柔性执法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持续净化市场环境。坚持依法对满足条件且积极整改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通过责令改正、批评教育、告诫约谈等手段,促进市场主体依法依规经营。今年以来,开展行政指导、行政约谈30次,免予处罚21起,合计免除罚款30余万元。
(五)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建立了“一单两库”动态管理和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涉及20个抽查类别的《泸县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第二版)》和《泸县县级部门2023年度市场监管领域监管计划任务清单》,明确了抽查对象、抽查时间、抽查方式等具体内容。2023年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27批次,联合抽查全县校外培训机构等市场主体97户,完成率100%,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六)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修订完善了《泸县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泸县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强化各镇(街道)、各部门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方面的信息沟通和相互协作,及时总结实施成效,推广先进做法和经验,全县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全覆盖。2023年,各成员单位对本部门代县政府或县府办起草的、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3份进行了认真梳理排查,均符合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新型数据共享
一是联合税务、社保、公安、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一网通办,成立“企业开办一件事”“企业准营一件事”“简易注销一件事”服务专班,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提升企业开办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全力实现企业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含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一站式”服务常态化,落实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只到一扇窗、只排一次队、最多跑一次”,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创设的制度性成本。二是推行“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全面实行市场主体身份信息实名认证和全国经营范围规范化工作。协同建立川渝双城经济圈“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机制和川渝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一体化服务体系,构建跨省、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准入服务系统,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共梳理“跨省通办”事项清单10项。
三、主要不足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由于经费紧张,智慧化、规范化建设等工作推进艰难。二是投诉举报类复议居高不下。2023年我局行政复议有15件,其中14件均为投诉举报类案件。投诉举报逐步演化成有组织的团队化运营模式,其内部分工明确,形成了“一买、二谈、三举报、四复议”的套路模式。
下一步,我局将加强执法人员培训管理,坚持法律法规教育与业务工作技能相结合等方式,提升执法人员在现场调查、证据收集、法律适用技能,推动执法能力和执法效能持续提升。并继续坚持“重服务 优环境 提效能 强监管 守底线”工作理念,推动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法治水平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新格局,为全县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