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政务服务,大力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不断增强政务服务获得感、满意度,现将我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推动。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党组书记、局长任双组长的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规定,强化责任分工,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局发展总体规划,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法治工作8次。二是实行清单化管理。健全《泸县行政审批局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制度》等文件,细化部门责任和工作清单,落实学习宣传、普法教育、依法行政、严格监督等四大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推动有抓手。
(二)深化学习宣传,厚植法治理念。一是分层分类学习普及。按照“党员干部带头学、全体干部广泛学”思路,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职工会、培训会、群众院坝会等形式开展学习,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专题培训32场次,推动法治理念入脑入心。二是线上线下宣传引导。通过大厅LED、手机屏、24小时自助服务设备等宣传平台,“走服引”主题教育等形式、送法治春联进万家活动加强法律法规、政务服务信息宣传,设置宣传台向企业和群众发放宣传资料0.23万余份,自制易拉宝、宣传展板公益广告4个。印发政务服务办事指南1.5万余份,方便群众查询取阅,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知晓度。三是认真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民主集中制和“一把手”末位发言制,集体研究“三重一大” 16次、涉及人事工作11次、采购项目5次、财政资金157.91 万元。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加强重大决策事项合法合规性审查8次。
(三)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服务效率。一是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连通305个村(社区)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形成县镇村“三级一网”便民服务体系,推行“一网通办”;镇(街道)法定行政权力事项117项、公共服务事项155项,统一规范服务;推行告知承诺事项514项,取消证明事项754项,巩固“0证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进25+N个“一件事一次办”,办结各类便民服务事项9.2万余件。二是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推行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川渝通办”,梳理“跨省通办” “川渝通办”“西南五省通办”事项清单490项,开设服务专窗29个,落实专人32人,实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实现群众“一地办”,办结“跨省通办”事项2000余件。三是推进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强力推进“一张网”建设,将县镇村三级所有事项全部归集至一体化平台,实现2859个事项“全程网办”、2861个事项“一网通办”、2862个事项“最多跑一次”。
(四)加强服务管理,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抓作风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治事,修订完善《泸县行政审批局窗口及窗口人员绩效考核办法》,采取“每月一考、每年一评”方式,加强窗口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履职情况督查,印发《督查通报》20期,加强考核结果运用。二是抓常态化监督。采用12345政务热线监督、“好差评”监督、“办不成事”专窗监督“三合一”方式,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实施“一事一评”“一次一评”。2021年全县“好差评”主动评价数达205.73万条,主动评价率达99.74%,群众满意度达100%。
二、主要不足
虽然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目前仍然存在相关部门业务系统与省一体化平台对接度不高,数据共享开放质量较低,省工改2.0系统线上办件运行不好,“跨省通办”“川渝通办”部门间沟通协调配合不够,异地联办、“跨省通办”群众知晓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
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依法治理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解决、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并与党的建设、“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并把我局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一)深入推进依法执政。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在推进我局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依法全面履行各项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法治思维和依法执政能力,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理的领导,把法治建设纳入我局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持续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认真落实单位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对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干部职工实绩的重要内容。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推行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全力提升法律素养,强化法治观念及履职尽责,依法开展政务服务,培养法治队伍,推动法治机关建设。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推进“一网通办”。深化“一网通办”各项指标整改,增强“一网通办”服务能力,拓展国家标准事项覆盖范围,提升中介机构入驻率、便民服务应用推广;推进要素保障部门在省工改2.0系统开展报装业务,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二)深化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推进玉蟾街道、福集镇、得胜镇等5个镇(街道)“三化”试点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在全县推广,提升亲民化服务水平。
(三)深化“跨省通办”“川渝通办”。推进更多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跨区域通办,加强宣传推广,实施“办不成事”负面清单管理,推动符合条件的高频个人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