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4/3 9:39:23

@所有泸州人 疫情防控下 看病住院要注意这些

来源:泸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9-13 08:55:09 浏览次数: 【字体:

当前,泸州市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泸州市各医疗机构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防控要求,发布了针对门诊、住院患者的相关注意事项,以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满足其就医需求。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了解。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门诊患者或者陪同需提供抵院前24小时内省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门诊患者: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目前非危急重症患者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者陪同就诊需提供抵院前24小时以内四川省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纸质版、电子版均可),并请提前准备好四川天府健康通、大数据行程卡,提前更新风险城市旅居史,到院后配合工作人员查验通过后方可进入门诊正常就诊。医院已开通互联网医院,复诊患者可通过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或“健康西南”首页的“微官网”,进入互联网医院线上就诊。

孕产妇、长期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者:

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急诊患者除外),按疫情防控相关流程入院。来自中、高风险区的患者需要联系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协调。

慢性病、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患者需跨区域就医的,需持医疗相关证明,由属地街镇开具出行证明同意后可出行。如有发热请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特殊情况如黄码、临产、行动不便等,由街镇安排就医保障车辆送往医院就诊。危急重症可以拨打120急救电话,由120急救车辆转运至医院。

急危重症患者:

江阳区内急危重症患者可拨打120急救电话,由120指挥中心指派急救车辆实施救治,区外患者原则上在辖区医疗机构就诊,如确需到医院救治时,请患者及家属第一时间与社区联系报备,并由所在区内急救车辆转送到医院,或由泸州市120指挥中心指派急救车辆接送患者至医院。如是自行到医院,医院有专人引导到急诊相应区域就诊。医务人员在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也请家属配合完成核酸采样等疫情防控工作。

住院患者:

对7天以内无中高风险区旅居史、无风险城市旅居史、无新冠肺炎十大症状、非红码黄码、非危急重症非急诊的平诊病人采用预约住院,新入院病人及陪护人员需查验24小时以内四川省内核酸阴性证明(以报告出具时间为准)和入院手续方能入院,并在入院后24小时内复查一次核酸。

在紧急情况下住院,医院已规范设置急诊缓冲急救单元,为尚未排除新冠感染的急危重症患者、孕产妇等特殊重点人群提供医疗服务保障。

医院规定:住院患者不探视、非必要不陪护、特殊病人只能申请一名陪护。住院患者不互串病房,陪护人员不离开病区。同时,病区已实行24小时门禁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值守,严禁无关人员随意出入。

患者出院凭医院出具的出院证明可点对点返家,纳入社区管理。在特殊紧急情况下,确实无法自行回家的,经属地接到确认后,由属地街道安排应急运输车辆进行接返。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门诊需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急危重症等特殊患者除外)

门诊患者:

需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急危重症等特殊患者除外)。门诊需要摘口罩诊疗检查(如口腔科诊疗、鼻咽喉内镜、支气管镜、胃镜、碳14呼气试验等)的患者应查验24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进行。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查验,就诊期间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医院开通了互联网医院,有就医需求的患者朋友也可通过互联网医院网上就诊、线上开药。

孕产妇、长期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

有就医需求的人员可第一时间与社区联系报备后,与医院相应科室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医院做好相关登记,协调就诊时间。患者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急诊患者除外)按疫情防控相关流程入院,并且由专人从专用通道将其引导至相应科室,保障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黄码人员:

就诊前需做好个人防护,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院后视具体情况就诊。

住院患者:

新入院患者及陪护应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入院(以报告出具时间为准),并在入院后24小时内复查核酸,入院后根据需要动态调整复查间隔时间。

危急重症患者:

可拨打医院急诊科电话,医院将在第一时间出诊,实施救治;如是自行到院就诊,医院也有专人引导就诊。医务人员在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请家属配合完成核酸采样等疫情防控工作。

近7天内(离开风险区域起计算)有“高风险区、中风险区”旅居史的患者、近10天内有境外或国外旅居史的患者、健康码为红码的患者、有新冠肺炎十大症状之一或其他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医院会根据相关要求,分流至发热门诊就诊。有上述旅居史的家属,非必要不来院。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暂停常规口腔诊疗服务,保留24小时口腔急诊

在临时性静态管理期间,医院暂停常规口腔诊疗服务,但保留24小时口腔急诊,为口腔急症(牙痛、牙外伤等)患者提供服务。其他有关口腔问题,可先与主诊医生联系沟通或电询18982790760。

解除临时性静态管理后,医院即刻恢复正常口腔诊疗。实际恢复时间以市区统一通知为准。

市妇幼保健院(市二人医):

已开通孕产妇、儿童急症病人急救绿色通道

门诊患者:

需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急危重症等特殊患者除外)。门诊需要摘口罩诊疗检查(如口腔科诊疗、鼻咽喉内镜、支气管镜、胃镜、碳14呼气试验等)的患者查验24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进行。

住院患者:

新入院患者及陪护应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入院(以报告出具时间为准),并在入院后24小时内复查核酸,入院后根据需要动态调整复查间隔时间,出院前24小时内复查核酸。

孕产妇、儿童、新生儿:

如有需求,可第一时间与社区联系报备后,与医院相应科室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医院做好相关登记,协调就诊时间。需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急危重症等特殊患者除外)按疫情防控相关流程入院,并且由专人从专用通道将其引导至相应科室。

医院为泸州市“黄码”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就诊定点医院,已第一时间开通孕产妇、儿童急症病人急救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入院,第一时间落实核酸检测,第一时间闭环管理,第一时间抢救,全力保障特殊人群的生命安全。

危急重症患者:

可拨打医院急诊科电话,将在第一时间出诊;如自行到院就诊,医院也有专人引导就诊。医务人员在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家属要配合完成核酸采样等疫情防控工作。

黄码人员:

需做好个人防护,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院后视具体情况就诊。

此外,近7天内(离开风险区域起计算)有“高风险区、中风险区”旅居史的患者、近10天内有境外或国外旅居史的患者、健康码为红码的患者、有新冠肺炎十大症状之一或其他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医院会根据相关要求,分流至发热门诊就诊。有上述旅居史的家属,非必要不来院。

合江县中医医院:

到院就诊(急危重症患者除外)需查验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

本土临时性静态管理期间,所有到院就诊人员(急危重症患者除外)需查验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进院前请规范佩戴口罩,扫场所码,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亮健康码、行程卡、风险城市旅居史,配合预检分诊医务人员查验、测体温。

门诊患者:

候诊实行“一人一患一诊室”,原则上不设陪诊,儿童或老年人仅限一人陪诊。危急重症患者可拨打120急救电话。

发热病人、黄码、健康码为弹窗的人员;7天内到过疫情相关地区、与病例轨迹有交集收到疾控提醒短信的人员;有新冠“十大症状”(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的人员要主动告知,并由预检分诊处医务人员带至发热门诊就诊。

住院患者:

住院患者谢绝探视,非必要不陪护;陪护人员要相对固定,不得随意更换,严禁轮流陪护,确需更换的,重新按流程办理陪护证;陪护人员在陪护期间,要规范佩戴口罩,严禁病区内、病区间串门,陪护期间不得离开院区。

合江县人民医院:

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持《解除隔离通知书》及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进入门诊

门诊患者:

门诊患者就诊需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结果,配合预检分诊处医务人员完成疫情防控相关查验。如果是省外患者及家属,做好入川即检,三天三检(每次时间间隔为24小时),且持24小时内(以报告时间为准)四川省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进入门诊就诊。如果是省内低风险地区患者及家属,持省内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进入门诊就诊。危急重症患者已开通绿色通道。

特殊人群:

除需提供24小时内(以报告时间为准)四川省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以外,有高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须完成离开风险区域7天集中隔离并持《解除隔离通知书》方可进入门诊。有中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须完成离开风险区域7天居家隔离并持《解除隔离通知书》方可进入门诊。

健康码为红码、有新冠肺炎常见症状者或其他流行病学史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及相关要求,分流至发热门诊就诊。健康码为黄码的患者及家属到医院发热门诊筛查,健康码转为绿码后,按绿码患者及家属相关要求执行。特殊人群,非必要不来院。

住院患者:

新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须配合完成“六个一”和风险城市旅居史查验,无异常者应持24小时内(以报告时间为准)四川省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办理入院,入院后24小时内复查1次核酸。住院患者及陪护原则上7天一检,出院前检测一次核酸,凭阴性报告办理出院。有本土疫情时根据疫情风险评估配合医院完成核酸检测。

住院病区实行封闭管理,二级分诊专人负责,24小时值守,禁止无关人员进出。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必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严禁串门,每日查验健康码和健康监测,非必要不离开病区。

泸州日报记者 刘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