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4/3 9:39:23

泸州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来源:泸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02-15 10:06:25 浏览次数: 【字体:

疫情面前显担当 越是艰险越向前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共产党员”是什么?泸州市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共产党员们,用行动作了铿锵有力的回答:是急难险重前的不离不弃;是生死考验时的一往无前;更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不胜不休!

每一支冲锋在前的队伍,都是坚强堡垒

疫情就是考场,防控一线就是战场。

2月9日,泸州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举行。市委书记、市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组长、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刘强为医疗队授旗壮行,并号召20名队员要与湖北人民一道,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叙永县中医医院主治医师余洪和护士杨梅是此次医疗队的队员。

余洪妻儿就住在泸州城区,但他们已经大半个月没有见面了。此次奔赴武汉,余洪只给家里打了一通电话便毅然出发。

接到通知时,杨梅正在值夜班,她迅速回家收拾行李,来到医院等候出发。害怕父母担心,她没有和父母面对面告别。

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说,泸州的医务工作者有着优良的传统,越是艰险越向前。希望每一名队员在出色完成医疗工作的同时平安回来。

而此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49名医护人员分两批次支援湖北。

他们,就是这场战“疫”的最美逆行者。

作为全市控制传染源的第一道防线,泸州交通人闻令而动、迅速集结,联合公安、卫生健康检测人员设置疫情防控检测点56个,抓住机场、高速公路、国省干道、港口码头、客运站等管控关键点,做好重点地区来泸人员的体温监测,把好疫情传入蔓延“第一关”。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测入境车辆73万余辆,检测乘客超160万人次。

与此同时,泸州市在全市38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开设绿色通道76个,保障疫情防控应急运输车辆“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便捷通行。

疫情发生以来,泸州伊顿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青年党员张小东每日到一线为驾驶员发放口罩、测量体温、宣传安全防范提示,“我是共产党员,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目前,全市已经成立临时党组织111个,有1.8万名医疗卫生人员,4189支防控工作队、1853支党员突击队、3749支志愿服务队以及5352个党员示范岗投入了这次战“疫”,筑起了同疫情抗争的坚强堡垒。

每一次孝心与初心的“较量”,都因重任在肩

“奶奶,我回来了,我来看您了……”1月27日凌晨一点,匆匆赶回家的古蔺县椒园镇卫生院院长、椒园村第一书记罗顺勇瘫倒在奶奶简易的灵堂前,悲伤与自责的情绪交织,憋了许久的眼泪再也忍不住。

前一天,正准备把病重的奶奶送进医院的罗顺勇接到上级通知,立即返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当天下午,奶奶经抢救无效去世,临终前还念叨他的名字。知道奶奶去世的消息后,罗顺勇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疫情关乎着全镇2.3万名群众的生命安全,他强忍悲痛投入到工作中。

“我是从湖北十堰返乡回来的,因在居家观察期间,不能外出购买生活用品。罗书记徒步2公里将生活物资背到了家门口。”提起罗顺勇,椒园村三组村民刘龙森竖起了大拇指。

泸县嘉明镇项目办党员赵星一直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他的母亲刚检查出肺癌、父亲因白血病住院化疗,镇上疫情防控局势紧张,但他舍小家、为大家,叮嘱妻子和亲戚照顾老人后便赶往疫情防控一线,连外公最后一面都没见着。“这个时候党员不冲上去,谁冲上去?”

这就是赵星对共产党员初心最好的诠释。

……

他们,仅仅是全市11.9万名参加战“疫”党员、6.9万名市县乡村组五级干部的缩影。

每一名让人动容的党员,都是一面旗帜

疫情面前显担当,危难之时见本色。

面对疫情,广大党员以无私无畏的勇气挺身而出,用坚决的行动践行初心、履行使命,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总有一些身影让人铭记。

天寿健康集团医药公司采购部党员税霞整个春节和丈夫往返在成都和泸州之间备货。

“早上三四点出发很正常,有时候在厂家门口一等就是六七个小时。我负责点货,丈夫既是搬运工又是驾驶员,方便面成了我们最好的春节美食。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的紧要关头,能发挥一己之长,为市民朋友保障医药物资,值了。”税霞认为自己的奔波“很值得”。

疫情发生以来,税霞夫妇先后三批共采购防疫物资400多种、800余件。

总有一些行为让人感动。

来自江阳区分水岭镇76岁的老党员刘永富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关了自家的茶馆,每天早晚背着20公斤重的喷雾器为村上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总有一些话语让人激动。

“在岗一天就要尽职一天,等打赢这场战,我才能安心退休。”

还有两个月就退休的江阳区通滩镇机关干部张丽娟托付家人照顾外孙女和即将临产的女儿,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进村入户摸排湖北返乡人员情况,将魏国村有湖北返乡人员的27户走了个遍。

“我申请在下班后,驾驶街道宣传车在辖区内巡回宣传,无需报酬,希望领导批准。”

郑强是龙马潭区委党员服务中心派驻特兴街道的一名党务工作者,除了上班期间开展排查登记、宣传引导外,他主动向领导申请利用下班时间沿街沿路宣传,并加入夜间巡逻队伍中。

“不要看我年龄大了,在国家有困难的时候,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拼一把!”

合江县凤鸣镇茅山村73岁的老党员施华方利用自己“老茅山”的影响力,组建巡逻组。遇到赶集就和巡逻组队员站在场口劝返赶集村民,背起喷雾器每天给场镇重点区域消毒。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总有一些举动、一些言语,让我们感动。

总有一种精神、一份执着,激励大家继续抗“疫”、不胜不休。

泸州日报记者 朱虹


泸州市 各级党组织 党员干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