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4/3 9:38:49

牛滩马儿灯:人马合一 风靡一时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02-07 11:31:54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泸县

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民间艺术

其中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民间舞蹈

牛滩马儿灯

曾经风靡一时

广为流传 

牛滩马儿灯是一种以舞为主、演唱为辅的

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形式

经过四代传承人的发展提高

形成了现在固定的唱腔和舞蹈套路 

牛滩马儿灯之所以久而不衰

是因为它来源于劳动和生活

它的表演

勾勒出劳动生产的场面

反映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憧憬

具有浓郁的亲切感

以马为道具

用纸或者布制作的马头马尾

分别套在表演人员身上

远视为人骑在马上表演

形象而生动

“单马跳槽”“饿马抢食”“双马对穿花”

规范的舞蹈套路

在堂鼓、大锣等乐器的伴奏下

让马儿灯表演显得更富感染力 


“最早的马儿灯唱词就是在马帮休息的时候,

大家看到什么就唱什么。”

今年70岁高龄的杨书孝

出生在牛滩马儿灯表演世家

从小受到长辈对牛滩马儿灯表演艺术的熏陶

熟练地掌握了各种唱腔和基本舞蹈动作

 

通过不断研习马儿灯的表演技巧

他在道具制作、唱腔行板

和套路表演上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杨马儿” 


“我小时候就看着我父亲、祖父他们表演

热热闹闹的。”

那时的生活清苦

但大家对生活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在驮运之余

帮会组织唱、跳、说、打

成为那时的生活调剂品 

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

杨书孝发挥其特长

继续挖掘牛滩马儿灯的特色

收集古唱腔、古唱词

建立起牛滩马儿灯艺术团

使牛滩马儿灯得到更大的发展

成为泸县传统舞蹈艺术的一朵奇葩


在他看来

马儿灯不单纯是一项艺术

更多的像是一种家风的象征

“马儿灯经过几百年的传承,

我不能让它失传在我这代。”

作为马儿灯第四代传承人

他告诉小编

他正在教孙子学习马儿灯表演

他希望马儿灯能一直传承下去

牛滩镇高度重视

非遗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工作

开展非遗进校园

非遗传承活动

牛滩马儿灯的传承和发展

进入新的时期



茶马古道

驼铃声声

追忆过往

咏叹似水流年

两百年的历史深处

闪现跃动身影

回想唱词悠悠



牛滩 马儿灯 人马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