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召开2022年第三次安委(扩大)会暨安全生产第67次县长督办会、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调度会
7月20日,泸县召开2022年第三次安委(扩大)会暨安全生产第67次县长督办会、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调度会。县领导叶仕良、刘利军、叶爽、甘露、马晋宇、陈晓峰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近期国省市安全生产工作有关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当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形势严峻复杂,必须保持警醒警惕,增强防风险、保安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部署要求,清醒认识城镇燃气、自建房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方面面临的严峻形势,深入剖析问题短板,坚决克服畏难厌战情绪和麻痹松懈思想,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责任措施,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持久战”。
会议强调,要紧盯关键重点,始终保持临战状态,拿出除隐患、遏事故的硬手段和实举措。要认真检视反思,扎实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要全面摸底、健全制度、规范操作,仔细排查市政工程、自建房、交通运输、城镇燃气等所有行业领域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或农户,逐一落实企业、属地、行业监管责任,实行有限空间作业规范化管理,制定应急措施并现场配备应急装备,坚决杜绝有限空间事故发生。要抓实动态清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要强化常态排查,紧盯燃气、建筑、消防、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健全问题隐患清单,坚决避免小患酿成大祸。要紧盯问题整改,以“两书一函”等“发点球”方式交办,督促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及时整改,并定期组织开展“回头看”,推动问题整改“动态清零”。要瞄准目标任务,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目标,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要坚持防救并举,抓实抓细防汛减灾各项措施。各镇(街道)、各部门要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极限思维,盯紧盯牢事前预防预备、事中抢险救灾、事后救助帮扶的全链条、各环节,念好“防、撤、救”三字诀,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叫应”到岗、到户、到人,坚决落实“四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坚决防止“无专业队伍、无救援装备、无救灾物资”等情况发生,全力安全度汛。要强化统筹兼顾,严防其他行业领域事故发生。交通运输方面,要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强化行车秩序管控,严防交通事故发生。防溺水方面,要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加大对各水域的巡查力度,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危化品方面,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强化全链条监管,推进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煤矿和非煤矿山方面,要紧盯瓦斯、水患、顶板等重点环节,全面分析研判安全风险,完善“一矿一策”安全措施。森林防灭火方面,要严格落实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长效机制,强化野外火源管控,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坚决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
会议强调,要克服麻痹思想,时刻绷紧防控之弦,提高防输入、遏扩散的灵敏度和精准性。要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全县上下要树牢底线思维,吃透防控精神,结合泸县实际,强化统筹调配、协调联动、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达统一、指令执行到位,科学高效处置、有力有序有效做好各项工作。要强化应急能力建设,一是不断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二是统筹规划方舱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建设;三是持续优化流调队伍建设;四是持续加强物资保障能力建设,为全县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要及时精准开展流调溯源和人员摸排,切实担当尽责,压实网格包保责任,规范排查工作流程,高效统筹调配各方力量,实现“第一时间通报、就地临时管控”,坚决防止风险人员失管、漏管、外溢。要持续做好入川即检和疫苗接种,严格落实首站负责制,进一步加强各交通卡口查验管控,落实扫“入川即检”“3天2检”等防控措施,深入开展疫苗接种“清零清漏”工作,强化特殊人群服务保障,把疫苗接种送到“家门口”。要全面强化社会面管控,压实行业部门主管责任,持续加强对重点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的督查管控力度,严控聚集性活动,加大重点行业核酸检测频次,因时因势增设便民采样点,确保各类人群 “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会议强调,责任重于泰山,要务必强化担当意识,保持抓落实、打硬仗的硬作风和铁纪律。全链条要压实安全责任,进一步履好党政领导责任,形成部门监管合力,紧抓企业主体责任,压紧压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推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到生产一线、企业班组和每个人头岗位,做到责任、投入、管理、培训、应急“五个到位”。全过程要发扬过硬作风,要以“钉钉子”精神抓跟踪落实,认真落实“末端发力、终端见效”机制,坚决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要以“亮剑”精神抓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要以“较真”精神抓督查问效,严查重处责任悬空、作风漂浮、工作不力等问题。要全方位打好人民战争,要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要提升群众安全意识,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五进”(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加强疫情防控信息发布管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加大有奖举报力度,用好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和企业内部职工检举揭发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积极性,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氛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