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太伏镇永利村沿江蔬菜基地迎来丰收季,菜农们忙着采摘、打包、装框........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家今年种植了35亩蔬菜,主要是海椒、茄子、黄瓜,2月份我们卖幼苗,现在收获蔬菜,每年可收入10多万元,这样算起来可比普通种菜要强得多了。”太伏镇永利村村民赵述田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泸县太伏镇把发展培育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引导和推动更多优质特色产业项目落户乡村。位于长江之滨的永利村沙田坝,地势平坦,古树林立,这里不仅拥有葱茏茂密的十里龙眼长廊,还在沿江河滩地发展了300余亩的蔬菜基地。太伏镇永利村采取“党建引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共赢发展模式,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脱贫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致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农户种植辣椒、黄瓜、茄子、四季豆等沿江有机蔬菜产业,做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我们永利村沙田坝的地理优势明显,沿江河滩地经过汛期的冲刷,大大减少害虫等有害因素的影响,城里人都特别喜欢这里的绿色生态蔬菜,目前我们的蔬菜种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农户们正在抓紧抢收……”永利村村支书章波涛一边指着远处的蔬菜基地,一边向笔者详细的介绍道。
“以前我们也在这边种菜,但规模没有现在这么大,蔬菜成熟过后我们只有挑到集市上去卖,挣不了几分钱,也很辛苦,现在有了政府好政策的扶持和帮助,我们的销售方式产生了变化,现在村上帮我联系买家,还帮我们采摘,我们既挣了钱,又轻松了许多……”永利村村民税丕秀高兴地说道。
“今年,我们村一共种植了300亩蔬菜,采集期可持续一个多月,采集量可达到15万斤,预计年收入四十多万元,比零散地种植蔬菜收益要高得多。”“我们村的沿江蔬菜发展到现今这个规模,离不开镇政府的大力扶持,不仅组织志愿者来帮我们抢收蔬菜,而且还定期邀请农技专家下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最重要的是还帮我们解决了销售难题。”太伏镇永利党支部书记章波涛说道。
据悉,太伏镇永利村科学规划产业发展,让沿江蔬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法宝,现在我们培育了海椒、茄子、黄瓜、四季豆等8个蔬菜品种,确保农民一年四季都有收成。截至目前,太伏镇永利村沿江蔬菜基地运营良好,共流转了300亩土地,拥有50余个大棚基地,为30余户农民带来3万元的年收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