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服务体系重塑、资源均衡布局、服务能力提升、医防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群众就医便捷度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体系重构与资源下沉
筑牢县域健康服务网底
泸县强化县委、县政府主导,高位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发挥县人民医院的引领作用,依托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4个中心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优势,构建“一主、两副、四次、多点”服务体系,成功打造“10分钟村级、20分钟镇级、30分钟县级”的健康服务圈,使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成为现实。医共体内规范设置医疗管理、公共卫生、医保管理、药械采购等“十大中心”,全面实行编制、岗位、人员、经费、药物等“八个统一”管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为激活运行机制,泸县设立“编制池”“资金池”,统筹190名事业编制保障人才引进,提取医疗机构业务收入用于支持医疗机构业务周转,有效支撑了医共体可持续发展。同时,强力推动人员、服务、管理、技术“四个下沉”,实现下沉人员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能力提升与网底夯实
促进医疗服务优质均衡
泸县大力实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新扩建14个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跨越发展,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县中医医院晋升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并建成潮河、喻寺等4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3个社区医院和4个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服务体系整体效能增强。
在夯实基层网底方面,泸县全面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在边远场镇开设便民门诊作为卫生院延伸服务点,实现医保定点服务行政村全覆盖,极大方便了群众看病报销,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医防融合与信息赋能
创新驱动健康管理新模式
泸县积极探索,建立了以高血压、糖尿病等五种重点病种为核心的“五病三包四融合”医防融合服务新模式。通过落实“领导包片、家医包村、专科包病”责任制,推动管理、人员、服务、评价深度融合,不断完善重点人群全链条健康管理。同时,建立“医防管”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专业公卫机构与医疗机构人员互派互训,培养了一批既懂医疗、又懂预防、还懂治理的复合型战略人才,为基层卫生健康治理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信息化建设为高效服务注入新动能。泸县建成统一的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和心电、检验、影像等五大资源共享中心,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建成的“睿智联”信息系统提升了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医防融合“随诊”管理信息系统则助力医务人员对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和精准健康管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卫生健康事业事关民生福祉和发展大局。展望未来,泸县将持续深化“三医”协同治理,做实做细“四个下沉”,通过实施能力提升、服务改善等专项行动,不断巩固拓展改革成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