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泸县:“三维”发力,“焊”牢动火安全

来源:县应急局 先彬 发布时间:2025-11-20 15:45:28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深刻吸取近年来因动火作业引发的火灾事故教训,泸县坚持系统施策、标本兼治,严格管控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全力防范重大火灾事故风险。

202511201546018063.jpg

精准执法,筑牢整治根基

“请出示一下动火作业审批单和特种作业操作证。”县应急局行政执法人员对某砖厂开展执法检查时,发现该砖厂正在从事焊接作业,经调查发现该作业人员特种作业证到期未复审。执法人员当场责令作业的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对该厂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无证人员从事动火动焊作业,属于重大安全隐患,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这一情况,县应急局依法对该砖厂作出罚款人民币12000元的行政处罚。

据悉,为切实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国务院安委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专业专项整治,聚焦动火作业各环节安全管理,明确动火作业10项管理硬措施。

泸县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专项整治。今年9月开始,由县应急、住建、消防等组成联合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县内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开展集中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国务院安委办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10项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对发现的违规动火作业,严格落实公开曝光、加重处罚等措施。

专项整治以来,泸县已纠治违规动火动焊作业42起、查处无证作业6起,已责令隐患经营单位全部整改到位。

数字赋能,实现智慧监管

“周老板,你提交的户外广告牌焊接申请我们已经收到了,现场核查通过,可以施工了。”天兴镇应急办工作员在街上对正准备作业的焊工周师傅说道。此时,距离周师傅在微信小程序“蜀安·焊”上提交申请,刚过去不到两小时,网格核查人员就上门进行核查审批。这是泸县利用“蜀安·焊”平台对动火作业进行管控的现场。

“蜀安·焊”平台具有主动申报、现场核查、社会排查等功能模块,利用信息化赋能动火作业的管控,实现动火作业线上审批、过程留痕、责任可溯。

摸清底数是开展好整治的基础,泸县利用“蜀安·焊”大数据平台,对“四类重点场所”、电焊机、气焊枪等设备及作业人员底数进行全面摸排,建立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场所管理三张清单,实现对动火作业安全现状的精准把脉和动态管理。累计摸排电气焊作业人员752名、电气焊设备789台、重点场所5645家,纳入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白名单”企业72家。

泸县建立了覆盖20个镇(街道)共65人的网格核查人员队伍,接到系统派单后立即赴现场对动火作业资质和环境严格把关。日常巡查中发现动火作业的,则通过社会排查方式网上申报。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展动火作业主动申报6240件,社会排查上报1864件。

社会共治,织密全员防护网

“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现场必须划定警戒区域、清理周边可燃物并配足消防器材……”这是宣传人员在企业、在建工地等开展动火作业专项宣传活动时的场景。

泸县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营造全民参与的安全氛围。线上,“泸县应急管理局”公众号发布动火动焊文章40余条,视频号发布科普视频7条,获赞6万余人次。线下结合“三个千万”风险防范工作,走访“千家万户”宣传;创新“轻骑兵”骑行宣讲模式,精准送达消防知识。组织物业、社区、志愿者、网格员广泛张贴《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八严禁”》、“铁七条”及安全海报。依托安全宣传“五进”活动,通过横幅、传单、集中宣传日等形式普及知识,构建了广覆盖、多元化、立体式的宣传格局。同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对身边违规动火作业行为进行举报,共同筑牢群防群治的安全防线。通过“蜀安·焊”、村社、应急举报热线等渠道反映问题,携手消除安全隐患,共建平安泸县。

截至目前,已悬挂各类安全宣传横幅500余条,张贴宣传海报近6000余张,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宣传受众近8万人。收到举报13起,发放奖励1210元。

泸县 三维 动火 安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