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隐患怎么查?老旧小区消防隐患如何防?山体滑坡前兆有哪些?”11月4日,泸县各镇(街道)的应急专职队员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技能培训课堂。
这场覆盖全县20个镇(街道)的应急专职队技能培训,紧扣泸州市安全风险防范“三个千万”工作要求,围绕“应急巡查、消防巡查、防灾排查”三大模块,将专业的应急知识转化为基层一线“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实战技能。

一堂来自40年一线经验的安全课
“进了有限空间,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这九个字背后是无数血的教训。”培训会上,县应急管理局执法大队采矿工程师王宗明声音洪亮。
拥有近40年安全管理经验的他,把“千万次隐患排查”的要求,化为了一个个具体场景:如何识别工厂里的有限空间、怎样判断“九小场所”用电用气是否规范、工贸企业哪些部位最容易出事。
“以前检查企业时,看到配电箱线路杂乱,只觉得不规范,现在知道可能是电气火灾的‘导火索’。”来自玉蟾街道的年轻队员熊昌泸深有感触,“王工讲的都是干货。”
一场贯穿社会到家庭的消防安全课
“你们知道吗?一个未安装漏电保护器的插座,一次手机彻夜充电,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在消防巡查课上,泸县消防救援局指战员郑玉祥的话让课堂瞬间安静。
课程既有KTV、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检查要点,也细致到家庭防潮插座使用、手机不过夜充电等日常生活中的防火细节。这正是“千万家安全守护”在基层的生动体现。
“我们社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习惯把手机放床头充电,回去得好好宣传。”福集镇应急办主任黄磊一边记笔记一边盘算着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
一堂伴随终身的防灾减灾课
“泸县地处川南,山丘众多,雨季长、雨量大,地质灾害防范是我们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县应急管理局罗代彬的开场白直指本地痛点。
这位全省防灾减灾先进个人,将“千万人防灾意识提升”的要求,融入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具体灾害的识别与应对中。
“暴雨来临前要准备哪些应急物品?内涝时如何自救?这些知识不仅我们要掌握,更要传递给每家每户。”参训队员们意识到,他们的角色正从单纯的“救援者”向“宣教员”拓展。
此次培训明确要求,结束后一周内,各镇(街道)要开展一次全面巡查,并围绕培训内容和巡查情况撰写宣传材料。这一闭环设计,确保了“学以致用”不是一句空话。
走出课堂,一本本厚重的培训笔记,一页页圈点勾画的风险地图,都成为学员们行走一线排险除患的“安全宝典”。
从工业厂房到居民小区,从火灾防控到地灾防范,“三个千万”正通过这样一场场务实培训,转化为基层应急人排查隐患的“火眼金睛”、应急处突的“尖刀利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