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泸县立石镇三溪村的泸县水产良种场,工作人员正拉网捕捞一批即将放流的珍稀鱼苗。这里不仅是鱼苗的“产房”,更是守护长江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生命方舟”。

泸县水产良种场作为省级良种场,更作为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机构,承担着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保育重任。通过科学养殖和增殖放流,已成为长江上游鱼类资源恢复的重要基地。为保证存活率,所有放流鱼苗都有严格规格要求:珍稀鱼类规格为6-8厘米及以上,经济鱼类鲢、鳙规格为8-12厘米及以上。放流鱼苗预计平均个体可长到1kg左右,能够增加江河渔业资源2300吨,有力推动鱼类资源的恢复和保护,为生物多样性修复提供助力,有力筑牢长江生态保护屏障。
在长江十年禁渔背景下,良种场的增殖放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泸县完善各项环保措施,加强对放流鱼种的选育,强化渔政执法,坚决打击各类渔业违法行为,科学养护、依法管护泸县水生物资源,通过增殖放流活动,进一步优化渔业资源种群结构,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促进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水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泸县已累计增殖放流各类鱼苗已达230余万尾,这些鱼苗对恢复濑溪河、龙溪河、大陆溪等泸县重要河流的水生生态起了重要作用,对于保持长江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具有关键意义。
泸县水产良种场的故事只是四川生态保护的一个缩影。随着长江上游水生生态系统的持续恢复,泸县水产良种场这座“生命方舟”正在引领更多人驶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