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地处川南丘陵地区,现有水库132座,分布在20个镇(街道)116个村。近年,泸县以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建立健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水库发挥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一是探索多元化管护模式。坚持水库生态治理与水资源管理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实施多种模式,提出“物业化”“专业化”集中管护思路和办法,明晰管护责任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水库自身造血功能,逐步形成“以库管水养人”的自我平衡发展模式。
二是建立长效化保护机制。全面落实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和安全度汛两个“三个责任人”,落实专人开展日常巡查和专项巡查。多方筹措管护资金,今年投入3100万元,除险加固病险水库6座,维修养护小型水库12座。推进水库信息化建设,加快构建智慧水利体系,全县水库雨水情测报已实现全覆盖,提升了水库管护质效。
三是推进水质良性化循环。推进水库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开展河库“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督促问题整改。强化水质管理,每年每座水库至少开展2次水质检测,针对水质较差的水库制定水质治理“一库一策”方案,确保水库水质功能性达标,形成水资源有效利用、水工程有人维护、水环境保护有人监管的良性循环。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