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四川省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规定,泸县按照6个部分,编制了“泸县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年度报告电子版通过“泸县人民政府信息公众网”全文公开。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一)学习培训常态开展。
坚持把《条例》列入公务员培训内容,制订计划,组织培训。同时,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载体,普及公众政府信息公开知识。全年,组织培训19个镇、61个县级部门经办人员246人次,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宣传24场次。
(二)组织体系基本健全。
调整和充实了泸县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确定县政府办为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县政府信息公开办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县电子政务办负责泸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维护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监管;县监察局负责监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县政府法制办负责指导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行政复议;县保密局负责监督和指导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各镇、各部门分别落实专兼职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
(三)工作制度日趋完善。
建立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过错追究、监督评议、协调发布、公开澄清、网上巡查等制度。同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效能建设考核评估内容,督促各单位按照规定时限更新信息。2011年,对8个镇、7个县级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和全面剖析。
(四)指南目录同步更新。
按照“上下同步、规范统一、分级编制、各负其责”的原则,于2011年6月,正式启用新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填报系统,及时调整和更新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
(五)公开平台逐步改善。
运用集成技术,建设政府网站群。按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重新设置泸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栏目。督促19个镇和43个部门更新固定公示栏,方便群众通过常规载体了解政府信息。建立“政府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全文数据库,方便群众快捷查询。播报“阳光政务”节目,方便群众与行政领导零距离对话。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增设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系统、在19个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服务项目公示,方便群众集中了解行政审批事项和办理事项及其相关规定。
(六)落实监督评议。
继续把各镇、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定期督查,综合评定。同时,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个体工商户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综合评议,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公开的重点内容。
县镇两级政府行政机关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5150条。其中,2011年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809条,分别是组织机构简介类55条,占0.95%;综合政务类2143条,占38.9%;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40条,占0.69%;财政、金融、审计类582条,占10% ;国土资源、能源类66条,占1.1%;农业、林业、水利类742条,占12.8%;工业、交通类60条,占1.0%;商贸、海关、旅游类23条,占0.4%;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类283条,占4.9%;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类191知,占3.3%;科技、教育类220条,占3.8%;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类154条,占2.7%;卫生、体育类236条,占4.1%;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作类247条,占4.3%;劳动、人事、监察类235条,占4.0%;公安、安全、司法类315条,占5.4%;民政、扶贫、救灾类172条,占3.0%;民族、宗教类20条,占0.3%;港澳台侨工作类0条;对外事务类0条;国防类25条,占0.4%;其他类0条。内容主要涉及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政务活动情况、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情况、政府机构和人事管理情况等。
(二)公开主要形式。
1、政府网站。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通过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专栏,可以查阅全县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以及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下载办事表格,在线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栏目浏览量52344人次。
2、政务服务中心。开放泸县人民政府网上政务大厅,通过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部门办事指南,公开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事项。公众可查询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事项的受理单位、审批条件、办理时限、结果查询等内容。
3、档案馆。在县档案局(馆)成立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中心,建立全文数据库,为公众提供现行文件查询。2011年接受公众查询698人次。
4、图书馆。县图书馆与县公安局、泸县二中等单位联建图书查询点4个,2011年接待公众查询16000人次。
5、新闻媒体和新闻发布会。通过泸县通讯、泸县广播电视台、泸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重大事件、重要政务活动、重点项目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接到依申请公开1件,涉及企业改制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问题,在规定时限内向申请对象公开了应当公开的事项。全年接到12345市长热线转办件725余件,对政府信息公开为零投诉。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目前,全县对政府信息公开实行无偿提供,没有收费行为。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全县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问题而提起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受诸多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与公众需求和人民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2011年,泸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与上级同步,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到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附件:2011年区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附件:
2011年区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泸县人民政府(盖章) 填报时间:2012年2月23日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 |||
本年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含新增和变更)数量(单位:条) | 5809 | ||
其 | 概况信息数量(单位:条) | 55 | |
计划总结信息数量(单位:条) | 147 | ||
法规公文信息数量(单位:条) | 213 | ||
工作动态信息数量(单位:条) | 2143 | ||
人事信息数量(单位:条) | 235 | ||
财政信息数量(单位:条) | 582 | ||
其他信息数量(单位:条) | 2434 | ||
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 |||
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单位:件) | 1 | ||
其 | 本年度已办结申请件的数量(单位:件) | 0 | |
结转下年度办理数量(单位:件) | 0 | ||
申 | 现场书面申请数量(单位:件) | 0 | |
信函申请数量(单位:件) | 0 | ||
网络申请数量(单位:件) | 0 | ||
其他形式申请数量(单位:件) | 0 | ||
涉 |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类信息申请数量(单位:件) | 1 | |
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类信息申请数量(单位:件) | 0 | ||
财政资金类信息申请数量(单位:件) | 0 | ||
灾后恢复重建类信息申请数量(单位:件) | 0 | ||
行政执法类信息申请数量(单位:件) | 0 | ||
其他信息申请数量(单位:件) | 0 | ||
办 | 公开信息数量(单位:件) | 1 | |
部分公开信息数量(单位:件) | 0 | ||
不予公开信息数量(单位:件) | 0 | ||
其 | 涉密或涉及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单位:件) | 0 | |
信息不存在(单位:件) | 0 | ||
非本机关信息(单位:件) | 0 | ||
其它原因(单位:件) | 0 | ||
全年收费金额(单位:元) | 0 | ||
减免费用金额(单位:元) | 0 | ||
载 体 建 设 情 况 | |||
政府网站 | 区、县政府网站累计公开政府信息数量(单位:条) | 15150 | |
其 | 区、县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数量(单位:条) | 4374 | |
区、县部门网站公开数量(单位:条) | 4361 | ||
乡镇、街道网站公开数量(单位:条) | 6415 | ||
政务服务中心 | 查阅点数量(单位:个) | 1 | |
全年接待公众查询(单位:人次) | 600 | ||
查询信息数量(单位:条) | 1200 | ||
档案馆 | 查阅点数量(单位:个) | 1 | |
全年接待公众查询(单位:人次) | 698 | ||
查询信息数量(单位:条) | 2686 | ||
图书馆 | 查阅点数量(单位:个) | 4 | |
全年接待公众查询数(单位:人次) | 16000 | ||
查询信息数量(单位:条) | 35000 | ||
新闻发布会 | 全年召开新闻发布会数量(单位:次) | 2 | |
其它载体 | 固定政务公开栏、电子触摸屏、LED显示屏 |
| |
行政复议情况 | |||
收到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数量(单位:件) | 0 | ||
受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数量(单位:件) | 0 | ||
其 | 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量(单位:件) | 0 | |
纠错数量(单位:件) | 0 | ||
行政诉讼情况 | |||
收到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状数量(单位:件) | 0 | ||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涉及的部门(前五位) | 0 | ||
受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数量(单位:件) | 0 | ||
其 | 行政机关胜诉的数量(单位:件) | 0 | |
行政机关败诉的数理(单位:件) | 0 | ||
其它数量(单位:件) | 0 |
填表说明:
1、表格中统计时间从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2、表格中所称“政府门户网站”指各区、县政府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公众网站;“部门网站”指市级各部门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公众网站。
3、各区、县统计数据应涵盖本级政府和部门信息。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