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泸县农村沼气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来源: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2-10-16 08:44:41 【字体:

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泸县农村沼气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泸县府办发〔2012〕161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泸县农村沼气安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0月16日




泸县农村沼气安全管理办法


沼气安全事关农户和沼气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杜绝沼气安全事故,责任艰巨,意义重大。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安全责任,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安全

(一)持证上岗。农村户用沼气池和城镇学校、养殖小区污水净化沼气池建设必须由持有农业部和劳动部联合颁发“沼气生产工”证书的人员或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承建。

(二)规划放线。户用沼气建池规划在“三结合”(即沼气池与厕所相结合、厨房与沼气池相结合、猪圈与沼气池相结合)的前提下,发酵池的容积应根据养猪数量确定,一般6-8m3完全能够满足一般农户养殖需要。同时要充分考虑沼气池紧邻房屋的基础深度、地质情况。

(三)挖坑施工。挖坑时应随时观察池体周围表象,一旦有危险,人员及时散离,对有可能垮踏的地方加支撑、柱板。在室内建池要做到快挖、快建、快回填。

(四)池底施工。坑底完工后及时湛注砼,尽量选择在光线充足条件下施工,坑壁松软的不能取支撑。混凝土湛注后在上面铺一层编织袋或薄膜,避免坑壁池土跨蹋异脏混凝土,防止雨水直接冲击混凝土表面、混凝土失水、冰雪冻害。

(五)池墙施工。一要选择白天,二要有支撑,三是施工要快,四是回填要及时。

(六)池盖施工。一是要戴好安全帽,二是池盖不能过早脱膜。

(七)试水试气。试水、试压用清水(切用粪便),同时水压间盖板一定要盖好,切忌在试水、试压时取水加水。水压间盖板不能使用石板、木板、树板等代替盖板,必须使用预制板,外要有边框,防止盖板左右移位产生隐患。

二、使用安全

(一)管道及配件安装要在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安装后待沼气池试气结束后将管道与沼气连通,再次试气检查管道,确认不漏气才能交付使用。

(二)灶具安装要远离木板墙和夹壁墙,不能安装在木板上和调控器及输气管道下方。使用时应根据火焰散开程度逐渐调大风门,使用后应关好开关,防止漏气。

(三)沼气池装料后,在未安装输气管道的情况下,要用聚氯乙烯管封闭,在料液覆压出池外时放气。放气要有成人守护,切忌明火,放完气后及时密封。严禁在导气管上点火试气,避免回火爆炸。

(四)沼气池出料量较大时应首先断开调控器。

三、管理安全

沼气池维护周期一般为2—3年,平时在用肥过程中尽量使用手动抽渣或机械抽渣,减少池内沉渣,延长大出料时间,减少换料成本。大换料时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安全防护:

(一)大换料时须由沼气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现场指导。准备好抽渣泵、电风扇、绳索、机电抽渣泵、电风扇和进池照明等设备,取电应远离沼气,开启电源后再拿到沼气池房。施工时禁止池旁插电、池内接打手机,同时设立警戒线,非作业人员不得靠近沼气池。

(二)采用抽渣泵或人工将沼气液出至水压间池底,然后打开盖(活动盖),用电风扇对准池平口吹风,如果是无点盖沼气池,必须进出料口同时穿孔,吹风散发沼气后再下池作业。

(三)出沼渣时在水压间铲、挖、掏均可,禁止铁铲、锄头用力挖铲,避免产生火花引燃池内沼气。进出料操作人员必须身系绳索,池上必须有人手拉绳索,一旦发现头晕或窒息,立即将人拉出池外,送到通风处急救。人员在池内操作应佩戴防毒面具,同时电风扇持续吹风,直到清池结束。

四、管理责任

(一)明确职责,落实沼气安全责任。各镇人民政府是本镇沼气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县农业部门负责做好全县农村户用沼气的监督管理;县畜牧部门负责做好养殖场粪污处理(含沼气工程)的监督管理;县住建、环保部门负责做好城镇(含新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池的监督管理;县教育部门负责做好学校污水净化池的监督管理。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认真履行好安全职责。

(二)加大投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各镇要确定1-2名专兼职沼气安全监管人员,解决必要工作经费,负责做好本镇沼气安全常态化管理,落实使用知识培训、宣传资料发放、警示标志上墙、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

(三)细化措施,完善沼气管理档案。各镇、各有关部门要针对自身职责,建立健全沼气档案,详细记录建池户主、时间、地点、结构(砖混、玻璃钢拱盖、全玻璃钢池等)、施工负责人、管理记录等信息。

(四)完善机制,确保沼气长久安全。严格实行年检制度,各镇每年对本镇所有沼气池的安全检查要达到1次以上。积极实行申报制度,沼气池维修和大出料必须先向本镇沼气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申报,再由监督管理人员现场指导施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