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5年泸县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7-18 16:28:28 【字体:

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5年泸县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工作要点》的通知

 

泸县府办发〔2025〕12号

 

各镇人民政府、玉蟾街道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县级有关部门(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2025年泸县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18日

 

2025年泸县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工作要点

 

2025年,全县政务服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市委九届九次全会,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以政府效能提升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聚焦企业降本增效、优化办事服务、惠企政策落实等重点,着力打基础、优服务、提效能,不断提升全县政务服务水平,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

一、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一)推动企业全生命周期重点事项集成办理。围绕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做好企业迁移登记、企业数据填报、大件运输、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新车上牌、建设项目开工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逐个明确改革目标、任务措施和职责分工,推动企业服务事项集成高效办理。

(二)推动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办理。围绕个人成长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做好就医费用报销、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申请公租房、农村建房、退役军人服务、个人创业、结婚落户、外国人来华工作、家电以旧换新和手机等购新补贴申请、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个人身后1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逐个明确改革目标、任务措施和职责分工,推动个人服务事项便捷高效办理。

(三)推动产业链重点事项集成办理。围绕医药健康、能源化工等产业链服务需求,做好竣工验收、经营用房和工业厂房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安全设计审查、涉水审批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逐个明确改革目标、任务措施和职责分工,推动产业链重点事项集成高效办理。

(四)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完善“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政务服务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双牵头”,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数据共享和服务融合,加强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围绕本地优势产业探索推出更多特色“一件事”。优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经验推广机制,推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案例。用好“高效办成一件事”回头看机制,开展业务巡检,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全力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五)规范管理惠企政策。梳理发布泸县2025年惠企政策事项清单,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建政策总库,政策主管部门建政策子库,编制申兑指南、工作手册。整合发布渠道,依托四川政务服务网泸县分站点、政府网站、政务服务大厅等渠道集中发布展示。逐步完善政策事项联审、申兑督办等机制,收集企业诉求,推动惠企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针对政策梳理、流程优化、政策申兑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开展集中攻坚,推动全量政策一张清单、申兑一个渠道、服务一套标准。

(六)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及时解读新制定的惠企政策,开设惠企政策直播间,常态化开展“政策进大厅、进企业、进园区”“局长进政务大厅”“局长讲惠企政策”等活动。完善政策和企业标签体系,对政策、企业“多维度画像”。积极对接政策执行部门与税务系统,由政策执行部门对照清单事项提供企业名单,依托“金税系统”、四川政务服务网泸县分站点等渠道精准推送,推动实现“政策找人”。依托惠企政策智能问答体系,动态更新知识库,开展在线答疑、申报辅导。

(七)高效申兑惠企政策。畅通申兑渠道,优化四川政务服务网泸县分站点惠企服务专区,完善身份认证、事项认领、一键匹配等功能,实现企业“一次登录、一键申报”。规范设置线下专窗,推动申报类惠企政策纳入专窗受理。建立惠企政策申兑流转机制,规范申兑流程,优化受理、转办、审批和反馈环节,推行分类限时审批。保障惠企资金,参照省市惠企资金“直达快享”暂行办法,推动出台县本级惠企资金管理办法,做好惠企资金预算编制,分类标识惠企资金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惠企资金。

三、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八)完善涉企服务清单。全面梳理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重点事项清单,围绕医药健康产业,绘制产业链全景图谱和“三张清单”,为企业提供企业开办、项目、法治、政策、金融等13个领域全生命周期服务。编制办事指南,印制工作手册。动态调整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重点事项清单,明确服务事项、服务类型、服务层级、申请材料、咨询电话、办理渠道、办理流程等要素。推动清单内服务事项进驻企业综合服务专区(驿站)和线上服务平台。

(九)强化涉企服务联动。规范建设县级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和园区服务驿站,结合产业特点及企业高频需求,整合服务资源、适应性改造场所、合理设置专区,落实涉企服务专员进驻企业综合服务专区。整合银行、邮政、供销等领域服务资源,联动“暖心之家”“企业之家”等行业驿站,创新提供服务。充分利用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企业码”服务平台和政企交流平台,推动涉企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办理。

(十)创新涉企服务模式。构建“一‘泸’相伴·‘企’聚龙城”亲商惠企品牌,广泛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为依托,常态化开展宣传报道工作。依托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开展“用工招聘”“法治宣讲”等活动,多维度为企业提供增值化服务。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围绕产业全链条、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提供诉求收集、问题解决、政策获取、帮办代办等集成服务。

四、大力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效率

(十一)规范政务服务行为。根据省市清单,梳理发布县本级2025年版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编制实施要素一览表和运行图谱,推广应用新版事项管理系统。规范审批服务,严格依照运行图谱完善办事指南,落实实施要素一览表,严格落实事项负面清单制度,配合清理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转外环节。规范中介服务,落实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中介”;开展“红顶中介”专项整治,健全中介服务信用监管体系。

(十二)优化政务服务渠道。积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整合、优化四川政务服务网泸县分站点、天府通办、小程序等多端服务矩阵,打造“星服务·龙快办”政务服务品牌。大力推进新政务服务中心智能化建设,推动数据赋能综合服务、专业服务、“跨区域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等窗口服务;在有条件、有需求的银行网点、供销网点等设置便民服务点,打造“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提供延时服务。

(十三)推动服务好办易办。创新提供智能服务,聚焦食品(含保健品)经营许可核发等50个高频事项,精细化梳理申报要素,构建事项、数据等知识图谱,提供智能引导、预填和预审等服务。大力推动系统对接,用好“省内通办”云窗口、“一件事”通用申报受理系统,推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加强电脑端、移动端等多端专栏建设,完善智能搜索、服务评价、办理结果送达等功能。开展“一次提交”办件申请、“多端获取”办理结果,提供“一件事”及高频服务事项办理全流程跟踪服务。

五、优化重大项目审批服务

(十四)提升并联审批质效。优化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泸县分站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建强县政务服务中心项目服务专窗,深化“三段式”并联极速审批,聚焦医药健康、化工新材料等重点工业产业,优化审批流程,推进重大项目全过程审批“一件事”集成办理,切实提高审批质效。

(十五)推行帮办代办服务。完善重大项目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项目审批帮代办专员,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帮办代办队伍,提供线上咨询、上门帮办、全程代办等贴心服务,推动前台受理、后台审批无缝衔接,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园区办事不出园”。

(十六)推行告知承诺制。按照“应减尽减”原则,持续压减项目审批要件材料,针对非重点审批要件,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审批”模式,在关键审批要件齐备的条件下,推动重点项目重要阶段集成办、极速办,全力实现项目审批全流程24个工作日内完成。

六、深化“12345亲清在线”工作机制

(十七)建强综合联动服务枢纽。畅通多元化诉求解决渠道,强化12345热线与110、119、120、122等紧急热线和水电气热等公共事业服务热线协同联动,共同高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紧急救助事项。深化12345热线与“好差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业务协同,建立12345热线对“差评”“办不成事”事项核实、申诉、整改、回访机制,完善闭环管理流程。

(十八)推动企业群众诉求有效解决。建立完善“诉求1小时内响应、咨询1个工作日内办结、建议意见和投诉举报5个工作日内办结”的快速响应及办理机制。建立热线复杂诉求调度机制,对涉及多个部门(单位)且职能交叉的复杂热线,由12345热线派单部门组织召开联合会议协调解决,明确相关承办部门共同办理;若协调指派部门不受理的,报请县政府指定部门(单位)办理。严格落实首接责任制,首接单位接到热线转办工单后,属于本单位职能职责的,按照“谁承办、谁答复、谁负责”原则答复诉求人,不属于本单位职能职责的,结合现场核查情况提出第二承办部门建议,并与第二部门达成共识后,由热线派单部门转交办理;未达成共识的,提请县政府指定部门(单位)办理。全面推行“接诉即办”“未诉先办”机制,切实提升诉求响应速度,问题实际解决效率。

七、大幅提升协同监管效能

(十九)梳理监管事项清单。依照权责清单编制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全面梳理全县各行业领域现有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理、公布并动态更新涉企行政检查主体、人员、事项“三张清单”,建立各类检查事项目录、健全分类检查规则,避免无序检查、无效检查、无实质内容检查。县政府网站建立涉企检查专栏,重点公示涉企检查主体、检查事项目录及相关信息。

(二十)全面规范监管行为。加快建立分级分类涉企行政检查制度,定期公布涉企检查频次上限,严格按照监管职责和检查计划开展监管,严格规范检查主体、事项、权限和程序,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过度检查。持续强化信用监管,开展企业信用水平和监管风险“画像”,试行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动态更新不予处罚、免于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清单,实施差异化监管。规范县级各执法部门、镇(街道)涉企检查行为,严格按照监管职责和检查计划开展检查。加强执法监督与纪检监察、政府督查协同,组织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重点整治任性检查、运动式检查、借各种名义变相检查、逐利执法、小错重罚等突出问题。

(二十一)强化监管信息支撑。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按照“三级两轮六统筹”工作机制,运用“一泸检查”平台对涉企检查计划统筹备案,通过酒城E通APP“天府入企码·一泸检查”功能开展“扫码入企”执法检查、接受监督评价,推行“一表通查”,提升非现场检查等“无感监管”比重。

八、持续打造“川渝通办”品牌

(二十二)丰富通办场景。落实“川渝通办”事项清单,依托“川渝通办”专窗实行“一窗受理”。深化与重庆毗邻地区政务服务合作,聚焦企业群众生产生活高频办事需求,将关联性强、办理量大、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进行整合,推动就医费用报销、大件运输等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泸永江跨域办理。强化公共服务合作,深化社保卡“一卡通”两地应用,推动实现200项川渝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促进更多电子证照和行业资质互认共享。

(二十三)统一办事标准。按照川渝两地政策标准,执行就业和市场准入等高频服务事项标准、住房公积金服务事项标准、社保卡业务服务标准及业务规程、灵活就业人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等12项事项标准化办事指南,推动出生登记、户籍注销等事项办事标准化,积极拓展川渝两地企业无障碍迁移、一体化企业登记等涉企服务事项。

(二十四)推动数据共享。落实川渝两地数据共享清单,实现更多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依托四川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网站,积极推动通办数据有序流通。运用“泸永江”通办“云专区”,推广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等技术,提供远程帮办服务,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化程度。

九、全面净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二十五)健全交易制度。完善招标投标(采购)机制,落实工程建设领域中标候选人“评定分离”机制,规范交易组织流程,完善交易组织制度。配合省市完善招标活动主体违法违规黑名单制度和招标代理机构管理机制,强化评标评审专家监督管理。

(二十六)优化平台服务。按照省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更新县本级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清单、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清单。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推动纳入交易目录内事项“应进必进”。强化见证功能,规范现场管理,持续探索政府采购异地评审。

(二十七)开展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全县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分行业领域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加强行政监督部门、纪委监委、公安、审计等协作配合,及时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四川省·泸州市)和部门门户网站曝光典型案例,始终保持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营造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

各镇(街道)、各园区管委会、县级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建强政务服务队伍,落实“好差评”制度,做好典型经验推广。县行政审批局将加强跟踪问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