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泸县推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县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8-07-18 08:55:00 【字体:

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泸县推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方案》的通知

 泸县府发〔2018141号

   

各镇人民政府,玉蟾街道办事,县级有关部门: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泸县推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718


泸县推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川办发〔201834号)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促进我县花椒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业效益,将“泸县青花椒”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做大做强做优,成为富民强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重要支柱产业,现结合我县当前花椒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促农增收和精准贫目标,以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花椒产业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着力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拓市场、强支撑,走产业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智能化之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巩固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成效。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突出绿色生态、优质安全导向,着力推广丰产栽培技术和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推行清洁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方式,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提高花椒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
  坚持三产融合,持续发展。按照“一产大、二产强、三产富”总体目标,科学确定花椒的种植规模、加工能力、服务体系和营销方式,建立和完善种加销、科工贸一体发展新机制,促进花椒产业持续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规模发展。规范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推进种植适度规模化。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改善基础设施,兴建示范园区,引导企业、供销社、专业合作组织、家庭林(农)场、椒农等生产和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种植品种、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
  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发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夯实科技支撑,加强技术创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水平,提升投入产出效益。强化科研、生产、销售领域的分工协作,完善与椒农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目标任务

2022年,全县花椒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其中现代花椒基地突破1.5万亩,花椒果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力争建成省级以上花椒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个、花椒种植加工型龙头企业1个以上,巩固“泸县青花椒”区域公共品牌,实现综合产值2亿元,主产区椒农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元。

三、工作重点

(一)示范片创建。

在立石、方洞、喻寺、玄滩、海潮镇建立8000亩高产种植示范片,进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主要是进行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示范,巩固泸县青花椒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成果,推动全县花椒规范化栽培,科学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二)基地创建。

打造四个花椒生产片区,分别是以立石、云锦、玄滩、毗卢镇为核心的东部片区,种植规模1.2万亩;以方洞、喻寺、嘉明镇为核心的北部片区,种植规模0.8万亩;以玉蟾街道、福集、得胜镇为核心的中部片区,种植规模0.9万亩;以海潮、潮河、牛滩镇为核心的西部片区,种植规模0.6万亩。四个片区为主产区,辐射带动周边镇同步发展,最终全县达到年产鲜花椒3500吨。

(三)技术人才创建。

加强技术人才引进、培训,依靠学术带头人、科研院所、“土专家”、技术能手进行“种养加”“产供销”技术培训,加强种植后期管养护,坚持建管并重,以管为主,做好施肥、排水、修枝、治虫、防冻等环节的技术指导,重点做好花椒“五虫两病”(五虫:天牛、跳甲、介壳虫、吉丁虫、瘿蚊;三病:锈病、干腐病、黑胫病)的综合防治,培养丰产树体,为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苗圃基地创建。

坚持适当引进、本地育苗、就近造林,在种植区内做好选址建圃工作,建成良种苗木繁育基地200亩,培育良种壮苗。规范苗木生产,建立种源清晰的苗木生产档案等,杜绝劣质苗木进入种植环节。

(五)品牌创建。

以标准化生产体系为基础,以“廖麻口”“蜀南”牌青花椒品牌商标为依托,创建新品牌,鼓励品牌产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优选青花椒龙头企业、供销社、专业合作组织、家庭林(农)场的优良品牌使用“泸县青花椒”的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扩大花椒标准化种植示范区,进一步提升“泸县青花椒”知名度。

(六)经营主体创建。

鼓励创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村集体股份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行“N(家庭农场、专合社、供销社、村集体、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运行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建共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七)新产品创建。

采取多种措施引导业主建设冷库等保鲜设备,增强保鲜能力,延长新鲜花椒保存加工时间。鼓励企业开发多元化商品,研发调味品、休闲产品以及花椒盆景、采摘体验等新产品,形成高科技系列产品,形成多业态。

四、实施步骤

2018年,巩固现有1.24万亩花椒基地,在玄滩、方洞镇新发展花椒0.26万亩;2019,在海潮、天兴、喻寺、嘉明镇新发展花椒0.4万亩,嘉明、云锦镇改造0.3万亩,建立一个省级示范花椒专业合作社;2020,在福集、玉蟾街道、得胜镇新发展0.6万亩,建成一个深加工企业;2021,在毗卢、立石镇新发展0.4万亩;2022,在云锦、玄滩、毗卢镇新发展花椒0.6万亩。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花椒产业的发展,把花椒列为我县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把花椒产业发展工作列入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考核。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级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泸县花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林局,由县农林局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分管负责人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事务。各基地镇(街道)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加快落实。

(二)政策支持。

积极将花椒种子园建设、良种壮苗繁育基地建设申报省林业基本建设项目,并纳入造林补贴、省级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精准扶贫、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支持范围,将花椒林因自然灾害、重大病虫害和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纳入政策性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范围。

(三)资金扶持。

积极筹措资金支持花椒产品开发、技术研究、药品和大健康产品研发等。统筹整合林业改革发展专项资金、农业产业扶持资金、科技奖补资金等,用于花椒良种选育与推广、科技研发、“泸县青花椒”品牌培育与宣传、技术培训、质量监测以及花椒产业示范区建设奖补等。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金加大投入,采取“1+N”资金投入模式,壮大花椒产业发展资金规模。

(四)用地保障。

种植花椒可以优先选用非基本农田坡耕地、商品林地、四旁荒地等适生土地。花椒基地看护房、病虫防控管理用房、花椒晾晒场的用地符合设施农用地条件的,按农用地管理,符合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条件的按林地管理,不办理农用地(林地)转用审批手续。

(五)基础设施保障。

结合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优先安排、加快推进纳入普通公路路网的林区道路建设。加快花椒基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将花椒基地内生产作业道路、灌溉设施建设纳入省现代林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范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