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一、编制背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为充分推进我县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泸州民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我局结合《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编制过程
2022年7月,我局启动《规划》编制工作。2023年1月底,编制完成《规划》初稿。2023年1月16日至2月14日,《规划》通过县政府网站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2023年3月底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书面论证,并按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修改完善。2023年8月,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利军召集县级相关部门研究此项工作,多次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送审稿。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推进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
四、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十章,四十三节。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从总体上概述了“十三五”时期以来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主要挑战。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二章推进创新创业,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基本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以稳企业稳定就业,以抓转型推进就业,以抓创业带动就业,以强服务保障就业,全力控制和化解结构性失业风险,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十四五”末,全县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第三章提高覆盖面,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十四五”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万人。
第四章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实施人力资源服务提升工程,强主体、创品牌、优业态、聚人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区域人力资源服务高地。“十四五”末,全县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主体达50家,重点扶持3—5家本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建立个性化培育机制
第五章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深入推进“中国西部工匠城”泸县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建成与“两区两地一中心”相适应的人才高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作用。“十四五”末,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万人。
第六章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推进劳动关系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加大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合作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第七章扎实推进农民工工作战略性工程。坚持把农民工作为战略资源、把农民工工作作为战略性工程全面推进,着力稳就业、兴创业、提技能、强保障、促融入,充分发挥农民工在稳定就业大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
第八章推进区域合作,促进协调共享。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部署,深化区域合作,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建立公共就业服务联盟,健全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机制,构建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协作机制,推动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整体协调发展。
第九章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按照经办服务城乡均等、管理服务向下延伸、信息系统向上集中的基本思路,继续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第十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坚持规划对事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广泛调动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强化组织领导和实施保障,确保实现“十四五”期间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各项目标。
解读机关: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 系 人:许 辉
联系电话:0830-8170657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