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废止】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6年泸县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
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6年泸县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
通 知
泸县府办发〔2016〕45号
各镇人民政府,玉蟾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
《2016年泸县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12日
2016年泸县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2016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全县产业转型升级,注重在化工、能源、机械、酒业等支柱产业精准发力,打好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持以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全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绿色富县、绿色惠民,促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
二、工作目标
(一)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二)确保全县2016年度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均浓度比2015年度持续改善。
(三)狠抓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确保环境质量全面持续改善。
(四)建立健全镇(街道)环境监管机构,有效提升基层环境监管能力。
三、工作重点
(一)编制完成“十三五”环保规划。加强“十三五”环保规划与全县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和协调统一,推进总量减排、大气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专项规划编制,认真谋划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措施,构建全县“十三五”环保规划体系,制定“十三五”环境保护发展的路线图,强化综合治理。
(二)奋力推进污染防治。重点抓好大气、水污染防治,强力推进“减排、压煤、抑尘、控秸”综合措施,建立健全区域联防联控及应急机制,持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加强重点涉气企业监管力度;稳步推进全县“煤改气”和城区餐饮业煤油烟、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加强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和监督管理,建成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线。加强濑溪河、九曲河、龙溪河等重点流域地表水污染源和涉水排污企业监管,深入推进二级场镇生活污染治理项目建设,确保废水处理达标排放。
(三)扎实推进总量减排。科学编制年度减排计划并分解落实任务,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实施多污染源、多污染物综合控制,推动治污减排工程、技术、管理、政策组合运用。加强重点减排项目监管,督促企业按时报送减排进度。
(四)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编制实施《“十三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16个新农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示范点。加强秸秆禁烧工作力度,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完成2015年度饮用水源评估工作。
(五)严格控制环境准入。严格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做好排污许可证的管理和核发。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并联审批流程,扩大公众参与。畅通重点项目环评办理“绿色通道”,加强部门联动,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严格建设项目“三同时”(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和竣工验收。
(六)强力推进环境监管执法。以新《环保法》为准则,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等文件要求,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强化部门协作,全面实施《泸县网格化环境监管方案》,实现监管执法全覆盖。围绕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严格落实“三不一直”制度(即: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不断提高环境监察人员政治和业务素养,加强业务培训,持续推进执法工作标准化建设,健全和完善执法问责制。
(七)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加强部门合作沟通,完善区域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修订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台账,组织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深入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强化“12369”投诉值班体系建设,规范环境应急信息报送,提高环境突发事故处理能力和信访投诉办理能力,积极依法处置和化解环境矛盾纠纷与信访投诉,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加大对涉重金属和危险废物的管理力度,大力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落实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责任,对核技术利用单位实施动态化和精细化管理,确保辖区内不发生辐射事故。
(八)持续加强环境监测工作。进一步强化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不断夯实基础,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快环境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和运用,推进环境监测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科研调研,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强化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监测,提高数据传输有效率;建立和完善国控企业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九)着力推进环境宣传教育。继续以环保世纪行、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为契机,以新《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为重点,大力推进环保宣传教育“七进”(即:进机关、进学校、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进寺庙、进单位)活动,深入开展全民环保宣传教育行动,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环保宣传教育新格局。落实环保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环保监督员制度。加强新闻舆论宣传,监督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明确责任,细化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
(二)加大环保投入。要加大环保投入,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调节作用。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污染治理工程以及环保科技创新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投入。加快建立多元投入、市场推进的环境保护资金保障体系,重点解决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群众最关心的污染问题。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环境监管全覆盖。加强基层环境监管队伍建设,镇(街道)、园区、景区要科学优化职能配置,各镇(街道)要设立环境保护办公室并挂牌,合理配备环保工作力量,确保基层环境监管工作得到有效加强。县环境保护局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全县环境监管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能力和水平。
(四)强化督查考核。县政府督查室、县环境保护局要加强对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督查督办,定期督查通报工作开展情况,严格考核。各责任单位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工作有关问题,顺利完成环保目标任务。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