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废止】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泸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和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泸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5-05-13 17:20:44 【字体:


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泸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和调查工作方案的

通      知

泸县府办发〔2015〕78号



各镇人民政府,玉蟾街道办事处,县级有关部门:

现将《泸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和《泸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查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5月13日


泸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工作

实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泸州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2015-2017年)》文件精神和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开展我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建档立卡工作,集中力量予以登记,找准农业转移对象,分析转移原因,摸清我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数量、结构、转移时间,分析外流县外农业转移人口状况。在规定时间(2015年5月20日)内构建统一的农业转移人口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全县农业转移人口电子信息档案,做到精准化分析转移意向、有序引导转移、动态化管理。

二、基本原则

(一)街道办、镇为主;分级负责

构建“公安牵头;街道、镇为主;分级统筹;部门包保”的工作责任体系。各镇(街道办)要成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工作组,由党政“一把手”负责,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各项工作。

(二)进出有据、统一依据

要按照农村居民到城镇就业、居住、经商、养老、就学为农业转移对象识别认定依据,实现登记建档立卡进出有据。

(三)统一网络、动态管理

由市级统筹,建立全市统一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信息系统,建立农业转移市民化信息数据收集工作机制,适时更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信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动态管理。

三、职责分工

全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将人口计生、住房城乡建设、社保、教育等相关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海量信息化数据,通过调查摸底、入户调查,及时更新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数据库信息,为全县信息城镇化建设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各部门应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整体推进。

县公安局:牵头负责并组织协调全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工作,负责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建档立卡工作质量监督验收;开展数据碰撞比对分析工作,联系指导其他各镇农业转移人口建档立卡及常态维护工作。

县委宣传部:宣传、推介我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工作的经验、具体措施和建设成果,扩大影响力,发动群众主动参与;联系指导玉蟾街道办农业转移人口建档立卡及常态维护工作。

县发改委:负责全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机关政策指导工作。联系指导福集镇农业转移人口建档立卡及常态维护工作。

县住建局:协调指导全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总体目标推进工作;联系指导玄滩镇农业转移人口建档立卡及常态维护工作;5月10日前对全县建筑工地工人、城镇园林工人分镇、街道办进行一次数据收集。每半年更新维护一次。

县教育局:5月10日前对全县镇以上学校学生学籍分镇、街道办进行一次数据收集,及近20年外出就读学生名单或统计表进行一次数据收集;联系指导太伏镇农业转移人口建档立卡及常态维护工作;每半年更新维护一次。

县财政局:5月10日前对全县财政供养人员分镇、街道办进行一次数据收集;联系指导兆雅镇农业转移人口建档立卡及常态维护工作;每半年更新维护一次。

县人社局:5月10日前对全县参加保险失业、城镇职工养老、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人员分镇、街道办进行一次清理,对近20年外出务工人员名单或统计报表进行一次数据收集;联系指导云锦镇农业转移人口建档立卡及常态维护工作;每半年更新维护一次。

县国土局:5月10日前对全县镇以上房屋产权人分镇、街道办进行一次数据收集;联系指导喻寺镇农业转移人口建档立卡及常态维护工作;每半年更新维护一次。

县工商局:5月10日前对全县工商登记户分镇、街道办进行一次数据收集;联系指导嘉明镇农业转移人口建档立卡及常态维护工作;每半年更新维护一次。

县城管局:5月10日对全县占道经营户分镇、街道办进行一次数据收集;联系指导云龙镇农业转移人口建档立卡及常态维护工作;每半年更新维护一次。

县卫计局:5月10日前对全县近20年双向育龄妇女名单或统计报表进行一次数据统计;联系指导牛滩镇农业转移人口建档立卡及常态维护工作;每半年更新维护一次。

县统计局:5月10日前提供近20年历史年份全县常住人口详表;联系指导奇峰镇农业转移人口建档立卡及常态维护工作。

玉蟾街办、各镇:按照全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工作目标,制定玉蟾街道办、各镇建档立卡实施方案,负责组织村、社区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核实农业转移人口基本信息,确保该项工作落地。

各村、社区: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建档立卡工作,制定相关实施细则,组织力量及时核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信息,及时更新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数据库信息;开展政策宣传、调查摸底、开展入户调查,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信息花名册和保存原始档案。实行村、社区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5年4月30日前)由县公安局将前期各县级有关职能部门提供信息分析比对出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数据,发到各派出所,再由各派出所报送到各镇负责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办公室。各镇对数据进行核查使用,为建档立卡工作提供基础资源。

第二阶段:(2015年5月10日前)在各镇、街道办负责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办公室、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由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组织实施,由村、社区居委会、驻村干部结合工作实际,按附表填写要求,收集整理数据,完善表册。

第三阶段:(2015年5月20日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平台建设完成后,组织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专项人员将采录信息录入到全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信息管理系统。

第四阶段:(2015年5月20日后)在县新型城镇化办公室的指导下,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信息要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

2015年5月10日前,县住建局、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工商局、城管局、卫计局、统计局将所涉农业转移人口及外流县外人员数据整理,按相关要求报县公安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推进全县新型农业转移市民化建档立卡工作,成立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李亮任组长,县政府党组成员、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宋军任副组长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公安局副局长程世明同志兼任。各镇、街道办、各部门要成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工作组织机构,明确由“一把手”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人员专职负责,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入、人员配备上给予倾斜。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由“一把手”承担责任,并向县政府作检讨,确保建档立卡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县公安局作为此次建档立卡工作的牵头组织者,要按照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县政府“扶贫建卡”的要求,抓好业务培训,督促检查信息质量,确保建档立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加强信息采集数据质量

公安警综平台是由人口数据是此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卡工作的基础,各镇要将建档立卡工作与“一标三实”及“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相结合,积极发动社区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小区物业管理公司、门卫保安、治安户长、村组干部等社会力量,利用其对地址熟、人员清、底细明的优势,在对其进行专门培训的基础上,协助社区民警进村入户走访和开展事由人口信息建档立卡工作。各镇、各部门收集的农业人口市民化转移数据应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现住址、在城镇就业、经商、养老、居住、就学的依据及起始时间等(附件1);外流市外人员的信息应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现住址、外出地点、原因及起始时间等(附件2)。

(三)强化宣传,注重培训

由县新型城镇化办公室统一安排部署,分别召集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会议,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及相关政策逐级宣传到村、到户,做到家喻户晓。

(四)加强保障,落实经费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要高度重视,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工作必需的宣传培训、材料印制、数据录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档立卡工作顺利开展。

(五)加强督查,严格考核

按照“镇、街道办为主、分级统筹,部门包保、公安牵头验收”的方法,开展专项督查,考核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将数据准确率、完整率,作为建档立卡工作评估的重要内容。联系人:舒守焱,联系电话:15328306033。


附件:1. 泸州市农业转移市民化建档立卡管理信息

2. 泸州市农业户籍外出人员建档立卡管理信息


附件1


泸州市农业转移市民化建档立卡管理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身份证号码


政治面貌


户籍地


现住址


服务处所


职业


文化程度




在城镇居住情况

购房□ 其它□ (含租房、借住、单位宿舍、工棚)

在城镇生活原因

务工□ 经商□ 就学□ 养老□ 其它□

是否参加社会保险

是□ 否□

就学类别

中小学□ 大中专□ 其它□

何时在城镇生活


同户人员

姓名

证件号码

性别

与户主关系










附件2


泸州市农业户籍外出人员建档立卡管理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身份证号码


政治面貌


户籍地


现住址


服务处所


职业


文化程度




外出时间


外出地点


外出原因




泸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查工作方案


为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查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川委发〔2015〕5号)、《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泸市府发〔2015〕7号)和《泸州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查工作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调查对象、内容及方式

(一)调查对象

玉蟾街道办事处和云龙镇区域内的农业转移人口。

(二)调查内容

包括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及市民化意愿。

(三)调查方式

调查采用入户调查与查阅人口信息数据库、产权产籍、学生学籍、社保参保数据、工商登记、公房租赁档案等相结合方式进行。

二、工作安排

(一)职责分工

按照县领导指示,全县成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查工作小组,调查工作由县财政局牵头,县公安、发改、人社、国土、教育、卫计委、统计、住建、林业等部门共同配合,负责制定统一、规范的问卷调查表格和全县调查工作方案,加强对镇(街道)调查工作的指导,汇总全县数据。

玉蟾街道办和云龙镇负责组织人员对本辖区内的农业转移人口进行调查,并填写《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查表》(附件1),然后进行汇总上报(附件2)。

(二)时间安排

调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4月24日至4月28日)为调查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工作方案、设计调查表格;第二阶段(4月29日开始)为镇(街道)组织调查阶段,主要任务是填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查表》;第三阶段为汇总阶段,主要任务是汇总上报数据。镇(街道)于5月14日将前期调查汇总表报送县财政局预算股。

三、工作要求

(一)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查,是摸清我县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掌握农业转移人口需求,测算市民化成本的基础。该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镇(街道)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镇(街道)要严格调查程序,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做到不重不漏。要注重调查工作方式,避免引发社会矛盾。


附件1


泸州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查表

调查单位: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被调查对象姓名: 联系方式: 户籍地:

一、基本情况

姓名

与户主

关系


身份证号码

现常住地址

就业情况

就学情况

缴纳社会保险情况





长期在外务工 □

在家务农 □

经商 □;其他 □

小学 □;初中 □

高中 □;其他 □


居民医疗 □;居民养老 □

职工医疗 □;职工养老 □

失业 □;工伤 □;生育 □





长期在外务工 □

在家务农 □

经商 □;其他 □

小学 □;初中 □

高中 □;其他 □


居民医疗 □;居民养老 □

职工医疗 □;职工养老 □

失业 □;工伤 □;生育 □





长期在外务工 □

在家务农 □

经商 □;其他 □

小学 □;初中 □

高中 □;其他 □


居民医疗 □;居民养老 □

职工医疗 □;职工养老 □

失业 □;工伤 □;生育 □





长期在外务工 □

在家务农 □

经商 □;其他 □

小学 □;初中 □

高中 □;其他 □


居民医疗 □;居民养老 □

职工医疗 □;职工养老 □

失业 □;工伤 □;生育 □





长期在外务工 □

在家务农 □

经商 □;其他 □

小学 □;初中 □

高中 □;其他 □


居民医疗 □;居民养老 □

职工医疗 □;职工养老 □

失业 □;工伤 □;生育 □


二、家庭情况

农村住房面积:( )平方米;宅基地面积:( )平方米;林地面积:( )亩;

承包地面积:( )亩;家庭已在城镇居住人口:( )人;进城累计年限:6个月-5年□ 6-10年□ 11-15年□ 16-20年□ 20年以上□;在城镇居住情况:自己购房□ 租住私房□ 租住政府保障房□ 单位宿舍□ 工棚□ 其它□

三、市民化需求调查

1.是否愿意成为城镇居民? 愿意□;不愿意□。不愿意的主要原因是:( )

A不愿放弃土地、农民身份; B高房价下的城镇生活成本较高;

C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D老人养老及环境等其他原因

2.有无在城镇就业需求? 有□;无□。若有,你希望通过何种方式?( )

A亲友介绍; B自己寻找; C中介介绍; D政府提供技能培训后就业

3.有无居住地户籍?有□;无□。若有,是否愿意划片区入学?愿意□;不愿意□。若无,是否愿意统一分配入学?愿意□;不愿意□。

4.你想以哪种方式处置家庭的住房、宅基地等资产?( )

A自行保留处置; B政府给予一定补偿后自愿放弃

5.你希望政府在哪些方面予以帮助?可多选( )

A提高最低工资水平;B改善社会保险;C提供更多职业培训;D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

E改善子女教育条件;F改善医疗条件;G帮助消除城市歧视;H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I提供保障性住房;J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