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泸州产融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碳素原料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县发展改革局 发布时间:2025-08-15 09:38:01 【字体:

日前,投资10亿元的泸州产融年产20万吨碳素原料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该项目是2024年泸州市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项目,同时在2025年纳入四川省重点项目(新开工)企业,项目落地于四川泸县神仙桥化工园区内,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为西南地区新能源材料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在项目建设现场,十几个单体建筑正同步施工,煅烧车间、原料车间等主体结构已拔地而起。目前,耐火材料、脱硫系统等核心设备正陆续进场,部分设备已经开始安装,土建施工与设备进场同步推进,项目全面进入攻坚阶段。

作为西南地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重点企业,泸州产融新能源项目聚焦新材料技术研发与推广,其核心产品煅后焦是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铝电解预焙阳极的“关键原料”,也是炼钢电极、电化学电容器电极的重要材料。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20万吨碳素原料的生产能力,有效填补区域内高端原料供应的缺口。

“项目正在进行煅烧车间、成品加工车间、原料车间等十几个单体建筑的施工,截止日前,土建进度已经完成了70%。设备方面。现在,耐火材料、脱硫系统、余热锅炉系统等相关设备已经进场,部分设备已经开始了安装。接下来,在加紧土建施工的同时,全厂的设备也将陆续到货。进入到大规模的设备安装阶段,项目投产以后,将形成年产20万吨煅后石油焦、2000万度余热发电、30万吨余热蒸汽的生产规模。”项目负责人介绍。

据悉,该项目占地面积为65076平方米,配有四条数字化生产线。项目以绿色低碳为发展底色,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将生产废热转化为30万吨蒸汽和2000万度电能,除了供厂区自用外,还可以外供周边企业,大幅度减少碳排放量。其中,余热蒸汽还可广泛应用于发电、供暖、化工、制药等行业,助力区域绿色转型。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提供100余人的工作岗位,预计实现年销售额6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