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送政策 优服务 激发返乡创业群体活力

来源:县农民工服务中心 何勇 洪林 发布时间:2025-09-15 16:23:42 浏览次数: 【字体:

“我们此次走访,主要是了解返乡创业群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收集意见建议。同时宣传解读最新的稳岗补贴、社保扩面补贴等政策,推动人社政策直达快享。”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副主任李雪亮说。

202509151624223069.jpeg

9月9日-11日,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先后到方洞镇、福集镇、奇峰镇等镇,开展“送政策、优服务、促发展”助企惠企走访活动。

活动期间,走访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网络调研,并结合调研收集到的问题及意见建议,进村入企开展实地走访。

在泸县福集镇鸽多多养鸽家庭农场,走访组一行与农场主付庆瑶面对面沟通,详细了解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我们农场占地20余亩,建有2000平方米鸽舍,养殖肉鸽1万只,主要销售肉鸽和鸽蛋,年产值80万元左右。”付庆瑶说,“目前还没有申报过政府的政策补助。”

“对返乡创业农民工,我们人社部门有一次性创业成功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听完付庆瑶的介绍后,走访组向她介绍了最新的创业政策,并相互加为微信好友,便于今后沟通交流。

“县农民工服务中心给我们宣传了就业创业政策,还在鸽肉精深加工、产品宣传等方面提了很多好的建议,让我们对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付庆瑶说。

据悉,为深入了解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助力“归雁经济”蓬勃发展,泸县通过常态化走访活动,强化政企沟通,深化资源联动,提升服务质量,让更多返乡创业农民工“回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在泸县方洞镇蜀汉天府种粮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道国向走访一行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2012年,在广东省务工多年的刘道国带着积蓄返乡创业,在方洞镇三界村流转土地4000余亩,采用“中稻+再生稻”轮作模式和“稻虾+稻鱼”套养模式,带动周边村社300余人就业。

2024年,在泸县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支持下,专合社建起自动化育苗、烘干等现代农业设施,新增改造稻田1000余亩。下一步,刘道国还准备扩大“双稻双虾+”种养殖规模,发展立体农业。

“在创业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政策支持。”刘道国表示,将主动发挥返乡创业指导员作用,积极向有返乡创业意愿的群众分享创业经验和资源,带动大家一起创业致富。

在泸县奇峰镇宝丰村,泸县宝藏大鲵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建章向走访组反馈了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公司主要进行娃娃鱼的养殖销售,由于养殖周期长,投入成本高,销售价格就更高,导致受众群体小,销售渠道偏窄,延伸产业的可以持续发展资金不足。”杨建章说。

针对销售的问题,走访组表示,“我们将积极推荐产品参加‘蜀创优品’等展示交流活动,提高产品曝光率、知晓率和覆盖率,助力产品逐步拓宽销路,对精深加工产品,可借鉴同类产品经验,改变现有包装规格,让产品价格更加亲民。”

针对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与走访组同行的泸州银行泸县支行副行长雷蕾向杨建章介绍了最新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并推荐了新推出的几款“金融惠农”信贷产品。“我们将做好‘一对一’金融服务,畅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注入‘金融活水’。”雷蕾说。

“有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我们干事创业更有底气。”对未来,杨建章充满信心。

据悉,随着县、镇、村三级返乡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泸县已培育省级返乡创业指导员12名、返乡创业项目28个,累计回引农民工4.51万人,其中返乡创业0.82万人,带动就业2.09万人,“雁归龙城”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兴业,助力乡村振兴。


泸县 政策 服务 激发 返乡创业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