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法学会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动法学会入驻综治中心,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专业化水平,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整合法学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探索“法学会+综治中心”模式,参照《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工作指引》《法学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建设工作指引》指导性文件,推动21个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入驻综治中心,重点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公共服务、社会心理咨询等工作。建立县、镇两级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协作联动机制,构建起覆盖县、镇两级立体化法治服务体系。
二是选派法学专家,组建“智囊团”。选派法学专家和金牌调解员65名,通过“常驻+轮驻”的方式入驻综治中心,参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山林土地等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对受理的复杂疑难案件,组织法官、检察官、调解员等开展“法律会诊”,提供专业法律意见、解决方案。建立1个综治中心专家+1名法学法律咨询专家的“1+1”包联机制,为群众提供精准法律定制服务。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联动化解矛盾。建立常态化的法律咨询服务机制,每天安排法律、法学工作者在综治中心轮流入驻,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县法学会会员定期进驻各级基层服务站点,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定纷止争,从法理和情理多角度提出化解方案。建立“普法+调解”双轮驱动模式,将普法宣传嵌入调解全过程,结合常见纠纷类型进行普法宣传,引导群众依法依理维权。2025年以来,全县通过“会诊”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22件,化解率达98%。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