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以发展机制破解改革难题,深化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项目建设工作,“五大”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机制助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政府主导的服务保障机制。出台了《泸县学前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泸县人民政府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全省率先成立幼儿教育管理培训中心,在全省率先将学前教育从九年义务教育中整体剥离,学前教育独立法人、独立园舍、专业发展,保障学前教育专业发展。

二是建立专业发展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公开招考、乡镇调岗等措施,多渠道充实幼儿教师队伍。县幼儿教育管理培训中心、县教研室对学前教育进行常态化指导,坚持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举办幼教大比武、送教下乡、现场观摩等活动,历练教师队伍,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是建立多方筹资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举办者参与、家庭合理负担”的成本分担机制。2011年-2017年,争取上级学前教育建设项目资金1亿多元;利用ppp项目,规划建设8个公办幼儿园,拟投入资金近2亿元;2017年争取省学前教育专项债劵资金1.2亿元,规划建设7个公办幼儿园。在科学核算的基础上制定收费标准,幼儿家庭适当分担。近年引入社会资金近1亿元,新建民办幼儿园12个,改扩建民办幼儿园40余个。

四是建立协调发展的多元推动机制。扶持优质民办幼儿教育,构建“以镇中心园为骨干、民办园为依托,公民办协同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严格准入、管理,清理整改20所幼儿园,停办40所不合格幼儿园。扩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面,2015年-2017年,共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9个,占民办园的76.6%。2017年秋期,全县有民办幼儿园77个,在园幼儿8154人,占全县在园幼儿的39.5%。

五是建立科学保教的质量监管机制。出台《泸县示范幼儿园评估细则》《泸县环境创设先进幼儿园评估细则》等文件,加强考核,强化监管,鼓励、引导各级各类幼儿园创品牌,提品质。坚持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幼儿教育活动化,幼儿活动游戏化。至2017年,全县有6所幼儿园创建为市级示范性幼儿园,22所幼儿园创建为县级示范园,12所幼儿园评为县环境创设先进园。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