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人民政府关于泸县2023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泸县人民政府
关于泸县2023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泸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县2023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查。
一、2023年1—6月全县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之年。今年以来,全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积极谋划增收节支措施,优化支出结构,各项财政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全县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3年1—6月,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549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5.41%,分级次看,县本级完成55024万元,园区完成5932万元,镇级完成34539万元。分收入类型看,税收收入完成51959万元,同比增长50.44%,同口径增长6.01%;非税收入完成43536万元,同比增长16.21%;税收占比54.41%,较上年同期增加6.44个百分点。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月,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7690万元,同比下降43.66%,主要是土地款征收未应缴尽缴、宅改指标款催收困难、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执行缓慢等原因。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8月底之前全部征收入库。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照《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川人社发〔2022〕20号)文件要求,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收统支市级统筹制度,确保从2023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区县不再编制社保基金预算。
(二)全县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373075万元,同比增长8.26%。
重点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831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2165万元,教育支出7896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96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09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204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9506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026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1452万元,农林水支出5796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7624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8393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0414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1—6月,实现政府性基金支出186480万元,同比下降2.35%。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10月底前实现支出。
二、2023年1—6月县本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县本级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县本级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956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3769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8月底之前全部入库。
(二)县本级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县本级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747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1037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10月底前完成。
三、2023年债务管理情况
(一)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2023年6月,我县政府债务限额为1464467万元,政府债务余额为1447667万元。预计2023年末,我县地方政府法定债务率为174.2%,偿债资金保障倍数大于1.3倍,利息支出率低于10%,法定债务率水平处于黄色风险等级,债务风险整体可控,财政运行持续稳定。
(二)2023年新增债券情况。
2023年1—6月,财政厅转贷我县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69462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资金9162万元,新增专项债券资金160300万元。
(三)2023年再融资债券情况。
2023年1—6月,再融资债券资金已到位49855万元,主要用于偿还系统内的存量债务。
四、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2023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监督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泸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要求,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紧紧围绕做优“东翼”泸县发展战略,聚焦“项目攻坚”工作主题,全力支持实施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和纳税服务。1—6月全县新增减税降费共计258万元,进一步减轻实体经济负担。二是全力以赴争资争项,向上争取成效显著。1—6月全县共争取到位各项资金570760万元,含返还性及一般性转移支付30761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18488万元、市级及上级直拨资金22919万元、基金2419万元、债券资金219317万元,其中新增债券额度已连续多年在全省排名前列。
(二)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有效改善民生事业。
1—6月全县民生支出预算下达334776万元,实际拨付230680万元,预算执行率为68.91%,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投入33901万元,支持办好30件民生实事,积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难题;投入12536万元,支持建设城乡公办幼儿园,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投入68960万元,支持学校校舍维修,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元特色发展,职业教育示范引领发展。投入16380万元,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
(三)贯彻重大决策部署,切实保障重点需要。
持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摆在突出位置。1—6月乡村振兴支出已完成68151万元,同比增长39%,主要用于重点帮扶村产业、特色农业产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等方向。安排灾后恢复重建资金52204万元,重点用于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生态修复及防灾减灾项目建设。目前泸县二中育才楼竣工投用,全县学校维修加固项目、泸县城区医疗卫生机构维修加固项目、各镇卫生院维修加固项目、应急广播体系项目以及龙桥群维修保护项目已全面完工,为灾后重建恢复提升注入强大动力。
(四)筑牢风险防控屏障,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一是积极落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工作,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任何渠道违法违规或变相新增政府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处置债务存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1—6月按时足额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息87909万元(其中49855万元本金通过再融资债券偿还),全县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二是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保”支出各项管理要求,夯实“三保”主体责任,坚决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优先顺序,确保项目民生和工资政策及时足额落实到位。1—6月全县三保支出183806万元,预算执行率为60.7%。三是严守财经纪律,积极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按照财政部、财政厅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范围对减税降费、三保、地方政府债务、财政暂付款管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等九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筑牢财政资金安全底线。
(五)注重财政预算管理,全面提升理财水平。
贯彻落实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各项措施,全面、规范提供各项财政数据,切实做到应报尽报。按照财政厅统一部署,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组织开展直达资金政策落实情况、严肃财经纪律、财政内部监督等专项检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实现部门预算绩效目标和部门预算资金绩效自评两个全覆盖。强化财政投资评审管理,1—6月全县完成评审项目130个,送审金额135238万元,审定金额112041万元,审减率17.15%。强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1—6月全县政府采购预算金额28627万元,实际采购金额26629万元,节约财政资金1998万元,资金节约率6.98%。
五、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上半年,全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在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受宏观经济下行、国家结构性减税降费、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的叠加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困难,土地出让形势严峻,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此外部分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滞后,项目绩效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泸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预算决议要求以及本次会议的审查意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攻坚组织收入。
一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方式,吸引金融、服务等行业总部经济来我县落户,加强与泸县在外商协会、知名人士沟通对接,打好“感情牌”,讲好“家乡情”,招引更多企业入驻泸县,做好落地企业的服务工作。二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日常出租、产权转让、报废、处置等收入的征收监管。强化日常票据领取、使用、核销流程,严格做到缴旧领新,及时核销,杜绝非税收入与资金往来票据混开,从源头上遏制非税收入截留不入库现象发生。
(二)抓好向上争取工作。
紧盯中央、省、市资金投向,精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一体两翼”特色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有针对的进行专题研究,立足我县实际,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需求相结合,找准切入点,提前做好项目谋划,创新工作思路,增添措施办法,力争获得更多的上级支持。目前我县组织相关部门正在包装项目5个,含泸县全民健身中心项目、泸县静脉产业园建设项目、泸县龙江峡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泸县道林沟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G321国道隆昌至泸县段项目,涉及总投资40亿元,债券需求20.8亿元,争取在今年下半年顺利入库,为上争工作加足马力,奠定坚实基础。
(三)强化财政预算管理。
一是严格按照“三保”顺序安排资金,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持艰苦奋斗、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节用裕民,严格支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预算执行中调整事项,压缩一般性支出,坚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二是加大盘活力度,聚焦存量资金清理盘活,严格落实“三项资金”清理制度,采取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对闲置沉淀、低效无效资金统一盘活收回,统筹用于“三保”以及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三是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强财政透明度,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实现县镇财政系统信息贯通,推进部门间预算信息互联共享。四是严格预算执行,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严格控制预算执行中调整事项。
(四)深入推进绩效管理。
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意识,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结合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各环节,将绩效管理的事前评估、目标制定、过程监控、结果评价、信息公开等方面工作嵌入预算管理节点,强化预算绩效和绩效目标管理,不断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结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提高绩效评价质量,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五)坚定严守风险底线。
一是积极完成当年隐性债务化解任务。进一步细化隐性债务年度化解计划,提前谋划好隐性债务化债方式,根据债务化解进度同步完善隐性债务化解相关印证资料,确保2023年度隐性债务化解任务圆满完成,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严肃财经纪律。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加强财会监督,强化纪律意识,严明纪律规矩,坚决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努力让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2023年财政困难与机遇并存,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全力完成全年收支预算任务,为推动泸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