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人民政府 关于2018年1—6月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来源: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8-08-02 16:00:00 【字体:

泸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县2018年1—6月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以审议。

一、2018年1—6月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以来,县财政紧紧围绕增收节支,不断创新思路,全力以赴组织收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强预算管理,稳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努力克服财政运行中的各种困难,上半年地方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2018年1—6月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月,全县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268万元,同比增长8%,占年初预算的62.4%,完成全年目标的61.2%。分级次看,县本级完成70782万元,镇级完成30486万元;分收入类型看,税收收入完成58693万元,非税收入完成42575万元;分部门看,国税完成22455万元,地税完成39598万元,财政完成39215万元。

2.向上争取资金。1—6月,争取各项上级资金249052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7463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66088万元,置换债券6145万元。

3.政府性基金收入。1—6月,政府性基金收入65075万元,较去年大幅增长,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增加。

4.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6月,社会保险基金收入8275万元,同比下降13%,主要是利息收入减少,大部分定期存款于下半年到期。

5.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入。1—6月,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暂未入库,预计8月底之前完成入库。

(二)2018年1—6月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4410万元,同比增加9480万元,增长2.6%。其中民生支出287777万元,同比增加1843万元,增长0.6%,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86%。

重点支出中:教育支出82838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122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8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9683万元;农林水支出4004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960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1—6月,实现政府性基金支出49214万元,较去年大幅增长,主要是征地和拆迁补偿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支出增加。

3.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6月,实现社保基金支出9240万元,同比增加2.9%,主要用于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丧葬抚恤补助等支出。

4.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支出。预计10月底前实现支出。

二、2018年县本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县本级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县本级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78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4.7%;政府性基金收入65075万元;社保基金收入827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暂未入库。

(二)县本级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县本级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623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9214万元;社保基金支出924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支出预计10月底前完成。

三、上半年财政工作情况

(一)顺利完成“双过半”目标。

2018年以来,全县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县委的决策部署,密切关注税源变化,强化税源监测和征管,加大稽查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同时不断完善非税收入征管制度,强化非税收入征管,顺利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1—6月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1268万元,同比增长8%,占年初预算的62.4%,完成全年目标的61.2%,收入总量排名全市第二,收入增幅排名全市第五。

(二)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潜心研究国家政策,把握机遇,积极主动向上争取,1—6月争取到位上级资金249052万元。其中:争取到位置换债券资金6145万元,有效缓解当期还本付息压力;争取到位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65540万元,其中增量资金4286万元。 

(三)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严控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加强资金统筹,集中财力保障重点。1—6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374410万元,其中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农林水等民生项目支出28777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6.86%,支出结构得到优化,公共财政效能进一步体现。

(四)深入推进财税改革。

建立健全综合治税机制,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缴行为,强化税源监控,确保应收尽收。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全县各部门编制预算绩效目标的同时,重点对10个部门的2018年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进行了评估,提高预算编制水平,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健全县镇财力保障机制,逐步完善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提高财政保障水平。

四、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收入增长乏力。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和结构性减税等政策性因素影响,我县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税收减收严重,对我县财力影响较大,加之我县无支柱产业,税收来源主要是建筑类中小企业缴纳,“高、精、尖”企业缺乏,收入增长后劲不足,财政收入增长难度较大。

(二)刚性支出日益增大。

工资制度改革、增人增资、养老保险制度等进一步加重了刚性支出的负担,2018年我县年初预算人员、公用经费较2017年增加8375万元。

(三)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

财政收入受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影响,同时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改善民生政策财政增支因素增多,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全县保工资、保运转和保民生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五、2018年债务情况

(一)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

2017年四川省财政厅下达我县政府债务限额为42283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为30327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为119565万元。截止到2017年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为422664万元。

(二)2018年置换债券情况。

2018年1—6月,置换债券资金已到位6145万元,主要安排用于偿还系统内的存量债务。

六、下一步财政工作打算

为顺利完成2018年收入目标,保障“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支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狠抓收入征管,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继续把好税收征管关。创新组织收入的方式和方法,发挥全县综合治税涉税信息平台作用,挖掘增收潜力。加强对重点税种、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税收征管,加强对小税种、零星税收征收管理,防止税收“跑冒滴漏”。针对税收的薄弱环节和行业领域,深入剖析问题、查找原因,千方百计促增收,集中更多财力用于保民生、促发展,提高我县资金保障能力。二是狠抓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按相关管理规定收费,对收费项目认真组织征收,通过开展切实有效的征管工作,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加强政府性基金收入管理。对已拍零星土地和土地欠款进行清理催收,保障征地拆迁和重点项目建设。

(二)注重优化整合,有力保障民生发展。

一是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公务支出,做到“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压缩行政运行成本,集中财力办大事。二是增强预算刚性。严格控制新增支出,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顺序安排资金,年度执行中除应急、安全、维稳等必须支出的项目外,原则上不再追加预算。三是合理调度资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支持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力度,确保全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0%以上。切实加快支出进度,明确预算支出时限,在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的前提下,加快财政资金拨付,确保财政支出均衡。

(三)深化财税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认真落实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等税收制度改革。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加大存量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强化财政绩效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的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合规、安全、有序运行。健全县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提高财政保障水平,将镇(街道)财政管理纳入对镇(街道)的综合工作考核,推动镇(街道)财政规范化运行,不断提高乡镇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水平。

(四)加强政策研究,积极向上争取。

深入研究转移支付支持方向及政策规定,各单位密切配合,积极向上汇报对接,精心包装项目,认真分析向上争取资金的有利因素,抢抓机遇,提前谋划,全力向上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减轻我县财政收支压力。

(五)强化债务管理,防控财政风险。

认真贯彻国家、省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的各项规定。在省政府核定我县的债务限额内争取转贷债券的同时,积极消化存量债务,妥善安排资金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规范举债方式,严禁政府部门以除转贷政府债券外其他方式举借政府债务;严禁以任何形式出具担保承诺,严禁以公益性资产做抵质押。完善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债务风险分级预警和防范化解,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防范债务风险,实现财政稳健良性运转。 

下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异常艰难,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全力完成全年收支预算任务,为“建成四个新区、率先全面小康”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