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兆雅镇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面对多重困难叠加的严峻形势,全镇各部门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财政围绕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朝着建设“川南田园新区、川渝名酒名镇”,建成“工贸发展新区、农旅融合新区、宜居宜养新区、区域合作新区”的总目标,按照“六稳”“六保”总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增收节支、财务监管等工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财政支出。
(一)财政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24年,我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904万元,同比下降4.37%。其中: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604万元,同比增长1.05%;
2.上级补助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300万元,同比增长1.7%;
其中:
(1).教师绩效工资补助预算收入1332万元,同比增长2.3%;
(2).一般财力转移支付补助预算收入1871万元,同比增长1.63%;
(3).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收入572万元,同比增长2.14%;
3.基金预算收入0万元,同比下降100%。
(二)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24年,我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6904万元,同比下降4.37%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1454万元,同比增长1.39%;
2.教育预算支出3142万元,同比增长0.64%,;
3.社会保障和就业预算支出563万元;
4.医疗卫生与健康预算支出395万元;
5.城乡社区事务预算支出246万元,同比增长1.3%;
6.节能环保预算支出200万元,同比增长0.6%;
7.农林水利事务预算支出690万元,同比下降37.8%;
8.住房保障预算支出320万元。
从上述地方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看,2024年镇财政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思路,在过“紧日子”的基础上,将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基本实现收支平衡。且2024年较2023年基金收入减少512万元,农林水项目支出大幅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还有部分支出无法列入当年预算,还需采取增加财政收入、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控制一般性支出等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招引,尽心竭力抓收入
一是坚持以财税招引为重点。由镇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广东、海南、青海等5省市,深圳、海口、昆明等20多个城市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外出招引总部经济16次,拜访商会3家。全面梳理兆雅籍成功人士名单,制定招商引资信息一栏表,拜访、招引在外成功人士54人次,全面推荐家乡招引政策,成功招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3人。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地进行招商对接,对有意向回乡投资人士开展“一条龙”“一站式”帮助。全面梳理税源名录库,准确预估税源企业本年度税收入库情况,每月汇总税源企业入库信息,及时把握财政税收完成状况,按照时间进度和任务进度准确把握全年税收任务。
二是坚持以争资争项为关键。围绕“成渝经济圈、一体两翼、两港园区”等省市重点发展规划相关政策,立足我镇实际积极主动向上申报争取项目资金,2023年成功向上争取项目补助资金600余万元,有效缓解我镇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切实加强了项目建设保障能力。督促各部门主动开展项目资金争取和申报,为相关部门提供项目有效信息2条,争取乡村振兴项目2个,水利项目3个,民生项目2个,以项目带动,促进我镇各项基层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坚持以产业扶持为抓手。大力支持产业发展,投入资金280万元用于扶持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协调和解决问题困难。大力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年新注册商贸物流企业19家,投入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投入资金245万元用于乡村振兴,投入资金200余万元用于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资金180余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是坚持以服务企业为要务。深入贯彻落实企业“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高质服务企业。持续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落实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联络人三级包联制度,每月全覆盖走访企业至少1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指导企业规范安全生产,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来,领导干部落实企业走访400余人次,走访联系企业超过200家次,共收集23家企业29个发展难题,涉及企业用地需求6条,企业扶持11条,其他问题12个。针对企业反馈的问题,领导和部门高度重视,认真梳理,建立台账,分类研究,召开化解企业困难经济工作分析会和企业座谈会15次以上,目前已化解企业困难21个,剩余问题还在有序协调推动。
(二)强化管理,量时度力保支出
一是强化预算执行。全面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硬化预算刚性约束,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支出顺序,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预算执行力度,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继续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2023年一般性支出压减5%,“三公”经费压减8%。
二是强化保障重点。围绕重大政策目标,统筹资金整合力度,坚持有保有压,为灾后恢复重建、推进泸县东翼建设,县镇重点项目等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撑,加快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项目资金支付进度,全年民生支出占比预计超70%。
三是强化预算公开。认真做好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公示工作,组织开展预决算公开自查4次,有效推进财政公开。推进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重点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逐步构建预算安排和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树立绩效管理理念,扩大绩效管理范围,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质量。
(三)严格纪律,不遗余力抓监管
一是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全方位深化预算改革,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公务卡支付管理制度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进一步加强村社区财务制度完善和管理。
二是严格加强预算落实。强化扶贫资金、项目资金、民生项目资金监管,保障资金安全、有效;推动健全内控体系,加强重点环节风险防控,切实管好用好财政资金。
三是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积极开展资产、账务等方面自查自纠,配合做好正风肃纪、财经纪律巡察、内部审计等财经纪律审查。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办法》、《村社区工作经费管理办法》、《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等财经管理制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加强财经纪律学习教育,提高财务人员能力和素质,确保安全规范。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23年,镇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财税任务重,行业影响较大
2023年,我镇财税任务3038万元,在全县20个镇街中任务排名第5。从企业入库税收比例看,建筑业、酒业税收入库税金占据我镇税收收入的80%,建筑业、酒类税收的经营变化对我镇税收影响极大。2023年建筑业、酒类企业受经济下行、行业状况、政策变化等影响,留存财力均大幅减少,导致我镇2023年财政运行急剧艰难。
(二)刚性支出大,收支矛盾尖锐
镇政府每月保工资、保运转等刚性支出大概需要200万元,民生保障、人员增资、城镇维护等对财政支出需求刚性而持久。收入来源少,支出刚性大的矛盾更加尖锐。
(三)新增税源少,贡献财力薄弱
2023年我镇新增注册企业39家,比去年增加8家,实现财政入库税收333万元,同比增加5.8%,新增企业入库税收仅占全年入库税收的5.6%,税收留存财力仅占总留存财力的4%,新增税源贡献财力较为薄弱。
(四)扶持兑付难,税源企业流失
截至2023年底,我镇未兑付的企业扶持金累计1800余万元。受经济下行、行业影响等因素,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加之扶持金未及时兑付,导致税源企业流失,新企业招引困难,我镇财政运行将陷入恶性循环。
面对以上困难和问题,我镇将认真思考,积极面对,并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镇财政将围绕建成“工贸发展新区、农旅融合新区、宜居宜养新区、区域合作新区”的总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深化改革、依法治镇进程,统筹做好各项民生事业,努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财政保障。
(一)财政预算收入安排情况
2024年,我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7120万元,同比增长2.84%。其中:
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80万元,同比增,3.88%。
2.上级补助预算收入4420万元,同比增长2.91%,其中:
(二)财政预算支出安排情况
2024年,我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7100万元,,同比增长2.84%。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1454万元,同比增长1.37%;
2.教育预算支出3155万元,同比增长0.41%;
3.社会保障和就业预算支出573万元,同比增长1.77%;
4.医疗卫生与健康预算支出402万元,同比增长1.8%;
5.城乡社区事务预算支出248万元,同比增长2.03%;
6.节能环保预算支出213万元,同比增长4.92%;
7.农林水利事务预算支出740万元,同比增长7.24%;
8.住房保障预算支出335万元,同比增长3.07%;
从上述公共财政支出安排情况看,依然坚持了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思路。但由于财力有限,还有一些必需的支出无法列入当年预算,还需采取增加财政收入、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控制一般性支出等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4年财政预算收支的主要措施
1、强本固基,聚焦财税征收
一是稳住基本盘。深化领导联系企业机制,常态化督促指导,强化服务意识,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培养壮大现有经济体。二是培育新财源。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配合做好全域招商、全民招商、以商招商工作,争取招引新的财税增长点。三是发掘潜新财源。密切保持同外出成功人士的联系,按要求及时做好外出招引和拜访工作,发掘可能回乡办企业的成功人士,强化跟踪做好办公司、项目注册服务等。
2、提质增效,聚焦收入组织
一是加强同上级财政、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企业财税入库信息和其他收入信息,及时组织将各种收入划转到账。二是强化各项工作经费及项目资金争取,及时梳理项目有关信息,为各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提供好后勤保障。三是强化土地资源变现,做好土地征收的前期资金保障和后期资金划转,规范做好集体土地入市及违建处罚征收等工作。
3、精细严谨,聚焦支出管理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进一步精打细算各项支出,把钱用到刀刃上,紧要处,确保各项人员经费及时发放到位,确保机关运转正常,确保基本民生落实到位。全力做好财务规范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镇村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财务审核把关,确保财务合纪合规运行。加强财经纪律和财务知识的培养和教育,提高全体镇村干部财经纪律意识,确保全镇资金使用安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