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兆雅镇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面对多重困难叠加的严峻形势,全镇各部门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财政围绕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朝着建设“川南田园新区、川渝名酒名镇”,建成“工贸发展新区、农旅融合新区、宜居宜养新区、区域合作新区”的总目标,
按照“六稳”“六保”总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增收节支、财务监管等工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财政支出。
(一)财政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24年,我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492.41万元,同比下降10.77%。其中:
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余江完成6188.14万元,同比下降7.2%;
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97万元,同比下降81.64%。
3. 上年结转收入增加124.18万元,增加155.44%;
4. 非财政拨款收入增加3.5万元,增加100%
(二)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24年,我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6492.41万元,同比下降10.77%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1244.36万元,同比减少14.42%;
2.教育预算支出3227.23万元,同比增长0.64%,;
3.社会保障和就业预算支出400.31万元;减少30.14%
4.卫生健康预算支出996.63万元;增长147.92%
5.城乡社区事务预算支出97万元,同比增长3%;
6.农林水利事务预算支出186.92万元,同比下降74.74%;
7.住房保障预算支出338.26万元。增长0.97%
8.国防预算支出增加2万元,增长100%
从上述地方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看,2024年镇财政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思路,在过“紧日子”的基础上,将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基本实现收支平衡。且2024年较2023年基金收入减少319.2万元,农林水项目支出大幅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还有部分支出无法列入当年预算,还需采取增加财政收入、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控制一般性支出等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措施
(一)谋发展、促提升,经济质效稳中向好
经济运行稳健有力。全年预计(下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46亿元,同比增长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78亿元,同比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3亿元,同比增长16.1%;服务业增加值6.6亿元,同比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47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27元、增长5.8%。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00万元,完成任务数2400万的91.7%。综合预测,2024年“七大经济指标”在全县位次较去年有较大上升。
发展动能持续提升。组建成立兆雅商会,依托兆雅商会“以商招商、以情招商”,推动全民招商。全年共招引注册企业34家,重点培育“四上企业”3家。新招引预计投资3.5亿元的浙江海宁凌通磁业软磁体项目,被列为县级重点招引项目。四川志灵汽车环卫特种车辆装配生产线、成都柔水文旅公司“泸州鹿尔花园”等6个项目实现深度对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工作,建立“党政+商会”联席会议机制,助力企业纾难解困,全年召开助企纾困专题分析会、企业问题化解座谈会6次,落实助企服务走访21次,解决企业发展问题8个。
重点项目推动有力。以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为己任,着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出台《泸县兆雅镇重点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办法》,组建重点项目监督办,推进项目高质、高效完成。全年完成泸县Y079型家坝至新溪子幸福美丽乡村道路提升改造及路灯亮化工程、燕岩村美丽乡村建设、兆雅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功能提升、泸州众城混凝土搅拌站新建、兆雅幼儿园小学中学改造、石龙村党群服务中心新建及村级提灌站建设等项目10个,推动泸县农村供排水一体化改扩建工程(自来水厂建设)、龙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G93江泸宜高速公路兆雅段规划设计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
(二)强化管理,量时度力保支出
一是强化预算执行。全面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硬化预算刚性约束,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支出顺序,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预算执行力度,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继续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2023年一般性支出压减5%,“三公”经费压减8%。
二是强化保障重点。围绕重大政策目标,统筹资金整合力度,坚持有保有压,为灾后恢复重建、推进泸县东翼建设,县镇重点项目等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撑,加快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项目资金支付进度,全年民生支出占比预计超70%。
三是强化预算公开。认真做好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公示工作,组织开展预决算公开自查4次,有效推进财政公开。推进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重点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逐步构建预算安排和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树立绩效管理理念,扩大绩效管理范围,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质量。
(三)严格纪律,不遗余力抓监管
一是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全方位深化预算改革,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公务卡支付管理制度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进一步加强村社区财务制度完善和管理。
二是严格加强预算落实。强化扶贫资金、项目资金、民生项目资金监管,保障资金安全、有效;推动健全内控体系,加强重点环节风险防控,切实管好用好财政资金。
三是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积极开展资产、账务等方面自查自纠,配合做好正风肃纪、财经纪律巡察、内部审计等财经纪律审查。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办法》、《村社区工作经费管理办法》、《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等财经管理制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加强财经纪律学习教育,提高财务人员能力和素质,确保安全规范。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24年,镇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财税任务重,行业影响较大
2024年,从企业入库税收比例看,建筑业、酒业税收入库税金占据我镇税收收入的80%,建筑业、酒类税收的经营变化对我镇税收影响极大。2024年建筑业、酒类企业受经济下行、行业状况、政策变化等影响,留存财力均大幅减少,导致我镇2024年财政运行急剧艰难。
(二)刚性支出大,收支矛盾尖锐
镇政府每月保工资、保运转等刚性支出大概需要200万元,民生保障、人员增资、城镇维护等对财政支出需求刚性而持久。收入来源少,支出刚性大的矛盾更加尖锐。
(三)新增税源少,贡献财力薄弱
2024年我镇新增注册企业34家,比去年减少5家,实现财政入库税收333万元,同比增加5.8%,新增企业入库税收仅占全年入库税收的5.6%,税收留存财力仅占总留存财力的4%,新增税源贡献财力较为薄弱。
(四)扶持兑付难,税源企业流失
截至2024年底,我镇未兑付的企业扶持金累计2000余万元。受经济下行、行业影响等因素,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加之扶持金未及时兑付,导致税源企业流失,新企业招引困难,我镇财政运行将陷入恶性循环。
面对以上困难和问题,我镇将认真思考,积极面对,并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镇财政将围绕建成“工贸发展新区、农旅融合新区、宜居宜养新区、区域合作新区”的总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深化改革、依法治镇进程,统筹做好各项民生事业,努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财政保障。
(一)财政预算收入安排情况
2025年,我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4571.39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71.39万元,同比下降29.6%。
(二)财政预算支出安排情况
2024年,我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4571.39万元,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1210.81万元,同比下降2.7%;
2.教育预算支出2296.01万元,同比下降28.86%;
3.社会保障和就业预算支出392.43万元,同比下降1.97%;
4.卫生健康预算支出193.02万元,同比下降80.63%;
5.农林水利事务预算支出167.58万元,同比下降10.35%;
6.住房保障预算支出311.54万元,同比下降7.9%;
从上述公共财政支出安排情况看,依然坚持了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思路。但由于财力有限,还有一些必需的支出无法列入当年预算,还需采取增加财政收入、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控制一般性支出等措施加以解决。 另外本年项目支出仅安排了村级公共运维经费,年终如有项目,有财政拨款追加项目预算。
(三)2024年财政预算收支的主要措施
1、强本固基,聚焦财税征收
一是稳住基本盘。深化领导联系企业机制,常态化督促指导,强化服务意识,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培养壮大现有经济体。二是培育新财源。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配合做好全域招商、全民招商、以商招商工作,争取招引新的财税增长点。三是发掘潜新财源。密切保持同外出成功人士的联系,按要求及时做好外出招引和拜访工作,发掘可能回乡办企业的成功人士,强化跟踪做好办公司、项目注册服务等。
2、提质增效,聚焦收入组织
一是加强同上级财政、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企业财税入库信息和其他收入信息,及时组织将各种收入划转到账。二是强化各项工作经费及项目资金争取,及时梳理项目有关信息,为各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提供好后勤保障。三是强化土地资源变现,做好土地征收的前期资金保障和后期资金划转,规范做好集体土地入市及违建处罚征收等工作。
3、精细严谨,聚焦支出管理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进一步精打细算各项支出,把钱用到刀刃上,紧要处,确保各项人员经费及时发放到位,确保机关运转正常,确保基本民生落实到位。全力做好财务规范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镇村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财务审核把关,确保财务合纪合规运行。加强财经纪律和财务知识的培养和教育,提高全体镇村干部财经纪律意识,确保全镇资金使用安全。
兆雅镇2025年度县级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申报表(样表)(1).docx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