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兆雅镇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和部门预算公开表
泸县兆雅镇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以及上级机关决定、命令,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决议,研究并制定适合本镇实际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2、组织制订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编制经济发展总体布局和产业布局。制定和组织实施全镇农业、农村、社区等城市化建设的规划和措施。
3、负责全镇社会事务管理,基层政权建设和组织建设。负责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4、负责辖区城乡统筹改革和发展,加快推进农房改造和集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强扶贫开发和公共服务。
5、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公共安全,建立和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增强信访和矛盾纠纷调解处置能力,维护社会稳定。
6、管理行政区域内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交通、宗教、规划、土地、公安、司法、人口计生、流动人口、安全生产、生态保护、节能环保等各项行政工作。
7、负责配合协助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和部门委托授权的行政执法。
8、负责辖区绩效考核,新社会组织的管理。
9、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指导村、社区等自治组织建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2018年主要工作任务
1、全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上新台阶
工业经济控速提质。酒类优势企业逐步回暖,江泉、酿味香、国宾泉等3家企业恢复产能,年产2800吨,产值3000万元。打通网络销售渠道,国宾泉酒业、蜀光酒业通过酒仙网、天虎云商、泸州酒网以及自建平台网上销售实现盈利。深度布局供应链,完成3家酒类企业分别与小糊涂仙、西凤、郎酒等国内知名酒类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加快发展建筑业,全年入库税收突破 4000万元。积极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协助落实6个遗留问题整改方案,逐步加以解决。
第三产业跨越发展。商贸流通开辟新格局,新引进三益机动车检测站即将建成投用,豪运商贸有限公司、新中星等商贸物流产业入库税金突破 200万元。文旅联动有新亮点,投资100余万元的新溪古村民居保护及消防工程,吸引四川省政府参政室一行实地考察,新溪村被评为“第一批四川最美古村落”。
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全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基本成型。增加新型经营主体数量、质量提升,全镇新发展家庭农场5个,培育种植大户9户,创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个,市级专合示范社1个。绿色农业、订单农业快速发展,依托泸县雅龙水稻专业合作社和泸州金土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订单种植优质稻生产4100亩。新增“梅氏农业种植专合社”“泸县原生态家庭农场”等三品一标认证3个。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启动农产品初加工项目,新建11吨冷藏库、100吨通风仓库。实施完成三溪口水库杨九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整治干渠23公里,支渠12公里;完成灌区120公里渠道的冬季起淤、治漏、维修整治,累计投入8万元,灌区供水有效保障。
2、全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新步伐
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推进放管服、文化等领域综合改革,实行“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全镇98%的便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推进农业改革,启动新型供销社综合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股权量化集体资产2885.5万元、集体土地3499.6亩,确定农村集体成员11118户38083人;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2200亩;完成2018年省级水利发展专项资金农业水价改革项目。继续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拆旧复垦190户,盘活农村土地167.24亩。全面完成“两区”划定工作。新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个,注册总资金达1.67亿元,预计完成税收700万。
城乡面貌改善。以“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工作为平台,成功挤进泸州市第一批重点示范试点镇。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余万元,维护人行道面积1000余平方米,改造公路沿线的垃圾坑15个;完成华严路场镇建设。推进场镇交通路网建设,投资140万元,完成华严南路修建工程;新建泸县四中排污泵和杨九污水处理厂。规范农房建房管理,投资377万元,完成集镇和中心村规划区内农房建房12户,建筑面积达2386平方米。
继续推进新村建设。深入实施“4+1”升级版工程。全面完成“社社通”道路硬化108.1公里,完成“户户通”道路硬化22公里。推进桥梁建设,开工建设石敢当桥,维修改造积善桥,溪滩桥桥梁工程主工程。全面实施土坯房改造561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2户,动态消除农村危房;安全饮水扩面提标,新安装自来水199户,自来水覆盖率达76%。深化“四好新村”建设。
3、着力惠民生补短板,推进民生事业的新突破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进一步提升养老事业水平,完成敬老院消防设施改造工程。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帮扶政策,全年累计发放低保、五保、临时生活救助及残疾人各类补贴530余万元,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得到有效加强。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17500人,医疗保险参保41000人,参保率达98.85%。预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24人,带动就业150人。
继续推进环保攻坚战。全面完成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蓝天保卫战守住阵地,全域实施“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五大工程;碧水保卫战继续推进,“河长制”全面落实,全镇12条河道层层落实河长、巡河员、保洁队伍,落实河道保洁经费10余万元,关闭流域禁养区养殖场1户,完成猫儿沟河道清淤和垃圾打捞工程,明显提升水环境质量。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投入15万元,完成新溪子堆砂场整治、非法码头取缔工作。有效整治农村面源污染,预计投入460万元,实施畜禽规模场粪污资源利用项目18个场户粪污设施升级改造工程。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三有”和“四个好”目标,扎实开展分类巩固扶持。坚持产业就业扶贫,推进小额信贷工作。预计投入资金180万元,完成产业扶贫、住房改善等23个专项扶贫项目。
4、全力优化治理水平,实现社会环境新面貌
社会治理更趋和谐。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扫黑除恶、反邪教、综治维稳和禁种铲毒工作稳步推进。实现禁种铲毒工作“零产量”的工作目标,实现邪教人员解脱工作。加强调解矛盾纠纷和处理信访案件工作。建立村级综治中心,完善农村平安建设工作体系。开展宗教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全镇治安防控力量有效增强,群众安全满意度明显提升。
5、全力转作风提效率,推进政府形象新面貌
逐步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权力监督制约,坚持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重视法治管理,提高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等职能。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认真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决策程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各类职责范围的行政行为在法制轨道上高效运转。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级改造便民中心,让审批以更快速度直达“终点”。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落实。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服务性,主动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以微笑的服务反馈民众,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二、部门概况
兆雅镇下属二级单位8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其他事业单位7个(学校4个、机关事业3个)。
三、预算收支总体情况
2018年兆雅镇本级预算收入合计7278.8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6678.8万元,占91.76%;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600万元,占8.24%。2018年兆雅镇本级预算支出合计7278.8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600.45万元,占49.46%;项目支出3678.35万元,占50.54%。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预算总体情况
2018年度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总计7278.80万元、财政拨款支出总计7278.80万元。与2017年相比,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总计增加114.91万元、财政拨款预算支出总计增加114.91万元,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增长1.61%、财政拨款预算支出增长1.61%。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总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预算支出6678.8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1.76%。与2017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增加114.91万元,增长1.75%。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结构情况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预算支出6678.8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8万元,占4.76%;教育支出2808万元,占42.04%;科学技术支出10万元,占0.1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0万元,占0.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10万元,占15.1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10.8万元,占6.15%;节能环保支出380万元,占5.69%;城乡社区支出380万元,占5.69%;农林水支出1008万元,占15.09%;交通运输支出92万元,占1.38%;住房保障支出232万元,占3.47%;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具体情况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678.8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预算支出为318万元。其中政府办公室及相关机构事务238.7万元(行政运行238.69 万元);财政事务26.91 万元(行政运行20.59万元、其他财政事务支出6.33万元);党委办公室及相关机构事务52.4万元(行政运行52.4万元)。
2、教育支出:预算支出为2808万元。其中:学前教育821.42万元,小学教育1444.01万元,初中教育542.57万元)。
3、科学技术支出:预算支出为10万元。科学技术管理事务10万元(行政运行10万元)。
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支出为18.7万元。其中群众文化18.7万元。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支出决算为1010万元。其中 其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支出56.33万元,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342.8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350.8万元,农村五保供养支出260万元。
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预算支出为410.8万元。其中其他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管理事务支出66万元,其他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事务支出120万元,其他公共卫生支出23.8万元,医疗保障201万元(行政单位医疗31万元,事业单位医疗170万元。
7、节能环保支出:预算支出为380万元。 其他节能环保支出380万元(其他节能环保支出380万元)。
8、城乡社区支出:预算支出为380万元。其中:其他城乡社区管理事务支出53.86万元,城乡社区环境卫生281万元,其他城乡社区支出45.14万元。
9、农林水支出:预算支出为1008万元。其中:农业507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30万元,农业生产支持补贴477万元);扶贫6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8万元,社会发展32万元);农村综合改革441万元(对村级一事一议的补助80万元,对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的补助226万元,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补助65万元)。
10、交通运输支出:预算支出为92万元。其中:公路水路运输6万元(公路养护6万元,、其他公路建设86万元)。
11、住房保障支出: 预算支出为232万元(即住房公积金232万元)。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3600.4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3147.29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929.61万元、津贴补贴160.35万元、奖金9.88万元、绩效工资739.7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371.02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20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612万元。
公用经费453.16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97.92万元、印刷费2.45万元、水费6.26万元、电费7.52万元、邮电费14.85万元、差旅费23.37万元、维修(护)费53.48万元、会议费27.75万元、培训费28.58万元、公务接待费15.0万元、劳务费27.02万元、工会经费13.02万元、福利费16.37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7.12万元、其他交通费17.89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94.56万元。
六、“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22.12万元,与上年预算数约有下降。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具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预算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预算7.12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15.0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支出0万元。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支出7.12万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预算支出0万元。保持单位应急用车2辆,其中:轿车1辆、交通执法车1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支出7.12万元。主要用于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预算比2017年减少0.38万元,下降5.06%。
3.公务接待费预算支出15.0万元。主要用于执行公务、开展招商业务活动开支的交通费、住宿费、用餐费等。国内公务接待250批次,2350人次(不包括陪同人员),共计预算支出15.0万元,主要用于执行公务、接待企业老总和招商引税的交通费、住宿费、用餐费等。公务接待费支出预算比2018年减少0.25万元,下降1.63%。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2018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支出600万元。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支出零万元。
九、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支出情况
2018年度,兆雅镇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支出238.69万元,比2017年增加24万元,增长11%。主要是因为民生的临时运行维护等。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度,兆雅镇政府采购预算支出总额82.72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82.72万元。主要用于各单位办公设备等采购和服务采购。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兆雅镇2018年保持应急用车2辆,其中:一般公务应急用车1辆、一般执法用车1辆。
(四)预算绩效情况
1.绩效目标管理情况。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对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开展了绩效目标管理,共编制绩效目标18个,涉及财政资金2907.23万元(其中教育25.6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387.58万元、节能环保400万元、城乡社区265万元、农林水1793.64万元、交通运输5.4万元),覆盖率达到100%。
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开展情况。
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对2018年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自评得分98分,存在的问题:一是一些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因素完成的不很及时,二是科技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等还需改进和加强,三是部门满意度方面还改进和完善。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积极推进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以及对人才的培养,二是积极改进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强对管理对象等的监督服务改进。
3.部门自行组织绩效评价开展情况。
本部门对下属单位及时开展了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为98分,存在的问题:一是存在资金拨付不很及时,二是项目管理上不很到位,三是满意度上还需改进。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对项目的及时管理监督,二是加强对管理对象等的监督服务改进。
本部门对2018年实施的教育的学生困难补助等18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得分为98分,存在的问题:一是存在资金拨付不很及时,二是项目管理上不很到位。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对项目的及时监督管理,二是加强对管理对象等的服务改进,三是督出及时落实完善资料。
十、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3.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5.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6.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7.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从非财政补助结余中分配的事业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等。
8、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年或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
9.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10.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1.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12.“三公”经费: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31.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