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2021年国家划拨国家级传承人补助2万元,重点项目保护补助经费20万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补助项目主要用于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开展对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传习授徒和展示,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建设、传播普及等情况。泸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作为该项目的主管部门主要根据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督促传承人开展好非遗项目的传习授徒和展示、展演活动。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向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申请龙舞(泸州雨坛彩龙)项目资金20万元,国家级传承人补助2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2万元。对于拨付的专项经费,我县严格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四川省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补助地方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的通知》规定,及时按照拨付要求实施方案,并对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专项审计,专项经费无挪用、挤占等违规现象,确保资金正确的使用范围,充分发挥补助资金的使用效应。
(二)项目绩效目标
该项目主要绩效目标是完成项目的传习授徒、队伍建设和展示、展演活动根据规划目标任务。完成雨坛彩龙传承龙、表演龙、童子龙6支队伍建设,共84人;传承、展演乐队2支,共36人。并对以上队伍进行龙舞培训提升,进行了音乐制作、服装购置、制作活态展示多媒体及雨坛彩龙数据库活态教学展示等。项目支出绩效指标设置三个级别:一级指标3个,分别为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二级指标7个,分别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三级指标结合项目具体内容进行设置,设15个数量指标、4个质量指标、5个时效指标、4个经济指标、3个社会效益指标、4个可持续影响指标、2个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各级指标均按时保质完成。
(三)项目资金申报相符性
项目申报内容与实际实施内容相符,项目申报目标合理可行。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2021年度龙舞(雨坛彩龙)项目绩效自评得分100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22万元,执行数为2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目前,财政下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22万元,资金实际到位率100%。
2.2021年,泸州雨坛彩龙提升打造:建立6支表演队伍,并进行了雨坛彩龙传习队伍培训。制作了两条表演龙,并购置龙舞表演服装、乐队服装100套。邀请民俗舞蹈、音乐专家采风创作排练。共支出10万元,资金支付率100%。泸州雨坛彩龙资料挖掘、数据库建设、活态教学展示:通过工作小组收集整理资料上传至非遗数据库,利用新媒体技术,更好传承与传播项目,和公众查阅该项目资料。参加云上文化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省非遗宣传、禁毒日宣传演出、建党100周年晚会等活动,雨坛彩龙活态教学展示任务完成率100%,共支出9万元,资金支付率100%;到龙舞培训基地,开展龙舞培训活动2场,共支出1万元;国家级传承人补助2万元,资金支付率100%。2021年共计支出22万元。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根据泸州雨坛彩龙传承保护任务目标要求,科学编制保护设计,制定财政预算,及时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为保障项目资金用实、用好、发挥效能,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和资金计划执行,不存在截留或挪用专项资金,未影响项目进度。同时,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相关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规范,专项资金实行了单独核算。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1.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县委、县政府把泸州雨坛彩龙的保护列入县政府年度岗位目标考核范围,邀请专家进行具体技术指导,采取召开座谈会、开展调研、中期评估等有效管理措施,促进各项目实施。
2.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建立了泸州雨坛彩龙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县财政局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补助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做到了手续完备、专账管理、专人负责、专户存储、账目清楚,严格项目资金拨付。按照先建后补的工作原则,项目完工后,由县财政局、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抽专家组成核查验收工作小组,共同对传承保护完成情况进行核查验收。根据验收结果,及时拨付项目资金。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完成情况
1.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2021年下拨的专项经费全部及时拨付到位,资金拨付到位率100%。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截至当前,实际支出资金22万元,资金执行率约100%。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2021年度项目资金使用完成率为100%,进一步推动了我省非遗保护与传承水平,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习培训合格率完成率为100%,进一步提高了传承人群的传承能力,扩大了非遗传承队伍,增强了非遗传承后劲;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任务完成率为100%,使传承人传承活动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提升了传承人的积极性。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开展雨坛彩龙展演传承等系列保护工作,进一步吸引社会关注,激发民众文化自觉,撬动社会力量,为全民参与保护非遗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界反响强烈,群众满意度均在90%。
(二)项目效益情况
通过对雨坛彩龙补助资金等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泸州雨坛彩龙的传承保护,带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为繁荣和发展泸县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保证雨坛彩龙的传承的发展,保护宣传并进行展示表演,从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组织有效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泸县龙文化建设、非遗保护和发展,以及文旅联动模式,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四、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非遗保护队伍不稳定,专业能力及项目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了解不深,项目策划实施方面能力不强。
(二)建议。开展非遗保护项目建设能力培训,举办非遗保护项目建设专题培训班,加强项目策划、申报、实施及绩效管理等相关能力培训。
泸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2年3月1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