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0年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的通知》(川财农〔2020〕93号)下达我县2020年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项目资金750万元。泸县农业农村局、泸县财政局关于呈报《泸县2020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请示(泸县农〔2020〕128号)向县政府提请方案请示,县政府关于《泸县2020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泸县府函〔2020〕165号)进行了批复,然后组织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报账和监管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物资统一实行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全部实行社会招投标,推行“专业监理、业主、群众监督和监督部门”的四位一体质量监管机制。项目建立了专账核算,专人管理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的管理制度,财政、计委、审计、纪检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促,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二)项目绩效目标
1. 项目主要内容。全县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分配任务5万亩,其中油菜4万亩,大豆0.5万亩、花生0.5万亩。充分利用水源条件好、有机械化作业冬闲田轮作(扩种)油菜4万亩,重点在北部田园综合体(玉蟾街道、福集镇、喻寺镇、方洞镇、嘉明镇)产业带(环线)集中连片整村整镇推进。大豆扩种任务安排在有种植习惯的福集镇、玄滩镇和牛滩镇等地实施。因错过花生播种时节,花生扩种任务于2021年实施,安排在云锦镇和海潮镇实施。
2. 项目绩效目标。通过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扩种油菜、大豆、花生等项目,特别是推广油菜稻茬免耕栽培、直播栽培和机械开沟、播种、收割等技术,强化防灾减灾措施,推广优质、高产、抗性好的优新品种,提高单产和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项目资金申报相符性
泸县冬季休闲田土较多,常年冬水田面积45万亩左右,镜内温、光、水特别是晚秋季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肥力较高,水稻移栽前都可以利用谁旱轮作种植油菜等增加复种,以促进增产增收。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 物化补助。为了调整种植结构、保证品种和种植质量,统一采购种子13000公斤,安排资金70万元。其中:采购油菜种子8000公斤,安排资金50万元;采购花生种子2500公斤,安排资金10万元;采购大豆种子2500公斤,安排资金10万元。
2. 试验示范。开展试验示范、品种筛选等工作,主要用于油菜品种展示、油菜品种筛选、测产验收、咨询费、考察学习、宣传培训、技术服务等,安排资金10万元。
3. 创意农业及油菜花节。在泸县现代农业园区(谭坝村)开展油菜创意农业及开展“农旅互动”旅游观光活动,举办独具特色的油菜花节,安排资金30万元。
4. 现金补助。油菜、花生和大豆现金补助资金640万元,其中油菜510万元按照实际验收核准的扩种面积平均分摊进行补助;花生、大豆扩种补贴资金各65万元,按照实际验收核准的扩种面积进行补助,具体补贴标准由补贴总面积和总资金统筹确定;最终补贴面积均以验收为准。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泸县2020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要求高,我们把做好项目实施、项目管理工作提到了至关重要的议事日程.在资金管理上,严肃财经纪律,认真执行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避免了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主要措施有:
1. 项目建立了领导组、督查组、财务组等机构,使项目有组织、有领导的进行。严格按项目批复的内容和实施方案进行组织、实施,制定责任,签订有关合同,明确工作职责。
2. 建立了专账核算,专人管理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的管理制度。规范账务处理,严审支出的真实性,并定期或不定期深入项目实施点进行监督和调查,以便督促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
3. 严格按项目方案、进度、工程质量拨付资金和发放物资,支付手续合法,兑现农户必须签名,该公示的项目必须公示,该招投标的项目必须实行招投标,该政府采购的物资、设备必须实行政府采购,接受农民、社会的监督。
4. 各级部门加强了项目监管,农业主管部门十分重视,经常进行指导和检查;财政、计委、审计、纪检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促,项目资金安全合理使用,从而保证了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总之,项目实施财务制度健全、落实财务制度措施得力、账务处理及时、会计核算规范。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1. 项目管理情况:项目建立了领导组、督查组、财务组等机构,使项目有组织、有领导的进行。严格按项目批复的内容和实施方案进行组织、实施,制定责任,签订有关合同,明确工作职责。物资全部实行政府采购,田间工程和建筑工程项目实行招投标制,严格按国家投资项目的程序向社会招标,通过对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和综合评分,最终确定施工单位。整个招投标过程严格按国家招投标法进行,项目主体工程实行监理制和项目公示制,主动接受社会对项目实施的监督。
2. 项目监管情况:县农林局十分重视项目监管工作,经常进行指导和检查;财政、计委、审计、纪检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促,项目资金安全合理使用,从而保证了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目标任务量完成情况
2021年全县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扩种油菜项目面积4.15万亩,平均亩产208.5公斤,总产0.865万吨;单产比大面积增加26公斤。带动全县种植油菜24.6万亩,平均亩产182公斤,油菜籽总产量4.72万吨,单产比去年增加6.6公斤。
1. 示范片完成情况。重点在喻寺、方洞、福集、玉蟾街道、潮河、牛滩等镇项目面积4.15万亩,主要推广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旺成油8号、川油36、川油46、川油、国豪油8号、德油杂188、德油199等。筛选出了一批适合泸县种植的油菜品种。
2. 油菜品种展示情况。在福集镇沙土村7社开展油菜新品种示范面积46亩,品种为德油199、新得油9号。据测产调查,田间长势均衡、丰产性好,平均亩产达到198.6公斤,比本地老品种亩增产26公斤,增15.1%。
品种展示6个,每个展示区面积0.1亩,川油48亩产202.5公斤,国豪油8号亩产206.2公斤,德油杂188亩产211.6公斤,德油199亩产197.5公斤,川早油1号208.1公斤,春喜1402亩产192.8公斤。德油杂188排第一,川早油1号排第二,国豪油8号排第三。
3. 开展了创意农业油菜花示范园建设。在喻寺镇谭坝村通过打造千亩油菜花示范园,开展油菜花艺术图案”宋韵龙城”造型,美化了环境,丰富旅游资源,实现促进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效益。使泸县创省三星级高粱+油菜现代农业园区获得成功。
4. 大豆扩种在福集镇、玄滩镇和牛滩镇等地实施面积0.5万亩,其中“绿之源”专合社种植面积400亩,牛滩镇坳田村种植面积300亩,玄滩镇种植大户罗太义种植面积150亩,平均亩产186.2公斤,比大面积增产10.2公斤,增5.8%,增产增收效益好。
(二)项目效益情况
扩种油菜通过病虫绿色防控提高了品质,使销售价格有所提高平均售价约6-6.5元/公斤,菜籽油平均售价为18-22元/公斤。项目面积4.15万亩,平均亩产208.5公斤,比大面积亩增产26.3公斤,按照6.2元/公斤,亩均增收161.2元,项目实施总增加产值668.98万元,带动大面积20.45万亩单产比去年增加6.6公斤,总增加产值836.8万元,总增加产值达到1505.79万元。扩种大豆。项目面积0.5万亩,平均亩产186.2公斤,增产10.2公斤,增加产值15.3万元。油菜大豆项目公斤增加产值1521.09万元,增收1200万元以上。
四、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 油菜生产比较效益低。油菜生产成本:种子20元、肥料160元、病虫草害防治60元、机械作业费120元、人工成本160元、每亩生产成本合计520元,按照平均亩产170公斤,价格6.2元/公斤,产值1054元,亩收益530元左右,收益不高影响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2. 农村劳动力紧缺,文化水平较低。当前农村80%左右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劳动力大多为老、弱、妇、儒;在家种地的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对新技术、新品种接受慢,主要靠传统的种植方法操作,技术普及率低,油菜生产管理粗放,有的密度不够,偏施氮肥,而轻硼、锌肥施用,直接影响结实率,最后导致油菜单产水平不高。
3. 规模化发展较慢。目前主要依靠家庭为主经营规模小,缺乏专业合作社带动,使大面积油菜规模化种植水平低。一些大户重种轻管、广种薄收,浪费了种子、耕地等资源。
4. 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由于种植面积规模小,加之机收损失率较高、收获用工量大,机收必须待菜籽熟透才能机收,时间上影响后茬高粱的移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油菜机收发展和产业发展。
(二)相关建议。
1. 加大对油菜新品种的推广力度。泸县地处冬水田水稻主产区,冬闲田土面积大,可挖掘扩大的油菜种植面积大,而现有的油菜品种中生育期中迟熟品种居多,生育期偏长,影响后茬作物种植和产量提高,建议要尽快选育、引进推广早熟品种。
2. 加大油菜生产的科技推广力度。油菜生产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以及不利气候等因素仍是制约油菜生产的瓶颈,只有进一步加大科技推广的力度,强化科技防灾减灾措施,推广优质、高产、抗性好的优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单产和效益,才能有效推动油菜生产稳定健康地发展。
3. 大力推广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重点推广油菜作物稻茬免耕栽培、直播栽培、起垄栽培和机械开沟、播种、收割等技术,真正实现以科技解放生产力,减缓农村劳力紧缺的问题。
4. 积极引导土地季节性流转促油菜规模生产。充分利用冬闲田,减少田地季节性撂荒,积极引导专合社发展油菜生产,着力引导和培植大户,扩大规模化种植。积极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油菜订单种植,推进油菜产业化发展。
泸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5月8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