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2/27 12:33:21

泸县2020年再生稻高产技术示范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08 17:45:55 浏览次数: 【字体: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0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通知》(川财农〔202094号),按照《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修订印发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川财农〔202085号)的要求,结合泸县实际,制定了泸县2020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并以“泸县农业农村、泸县财政局关于呈报《泸县2020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方案》的请示”(泸县农〔2020134号)向泸县人民政府请示,县政府以《泸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2020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泸县府函〔2020183号)进行了批复。

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报账和监管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物资统一实行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全部实行社会招投标,推行“专业监理、业主、群众监督和监督部门”的四位一体质量监管机制。项目建立了专账核算,专人管理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的管理制度,财政、计委、审计、纪检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促,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主要内容。以施用再生稻粒芽肥为主要技术措施,提高蓄留成功率和再生稻产量水平,做到蓄留一亩成功一亩。建设再生稻高产示范面积2万亩,为打造我县再生稻品牌奠定基础。

2、项目绩效目标。以施用再生稻粒芽肥为高产技术措施,粒芽肥于头季稻齐穗后一周施用,施用量为15公斤/亩,以提高蓄留成功率和再生稻产量水平,做到蓄留一亩成功一亩,2万亩平均亩产150公斤以上。

(三)项目资金申报相符性

泸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0万亩,镜内温、光、水特别是晚秋季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肥力较高,特别适宜发展再生稻生产,水稻单产水平多年来居全省第一位,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的实施能夺取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生产本地优质稻,有利于打造本地稻米品牌,申报目标合理可行。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以施用再生稻粒芽肥为高产技术措施,为确保粒芽肥高效利用,再生芽高质量生长。80万元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再生稻粒芽肥施用,全力打造2万亩再生稻高产示范片。粒芽肥于头季稻齐穗后一周施用,施用量为15公斤/亩,以提高蓄留成功率和再生稻产量水平,做到蓄留一亩成功一亩。由于项目资金到位偏迟,采取以专合社自购采购粒芽肥尿素施用,先建后补方式,经验收后补助给示范经营主体。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我们把做好项目实施、项目管理工作提到了至关重要的议事日程.在资金管理上,严肃财经纪律,认真执行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避免了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主要措施有:

1、项目建立了领导组、督查组、财务组等机构,使项目有组织、有领导的进行。严格按项目批复的内容和实施方案进行组织、实施,制定责任,签订有关合同,明确工作职责。

2、建立了专账核算,专人管理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的管理制度。规范账务处理,严审支出的真实性,并定期或不定期深入项目实施点进行监督和调查,以便督促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

3、严格按项目方案、进度、工程质量拨付资金和发放物资,支付手续合法,兑现农户必须签名,该公示的项目必须公示,该招投标的项目必须实行招投标,该政府采购的物资、设备必须实行政府采购,接受农民、社会的监督。

4、各级部门加强了项目监管,农业主管部门十分重视,经常进行指导和检查;财政、计委、审计、纪检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促,项目资金安全合理使用,从而保证了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总之,项目实施财务制度健全、落实财务制度措施得力、账务处理及时、会计核算规范。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1、项目管理情况:项目建立了领导组、督查组、财务组等机构,使项目有组织、有领导的进行。严格按项目批复的内容和实施方案进行组织、实施,制定责任,签订有关合同,明确工作职责。物资全部实行政府采购,田间工程和建筑工程项目实行招投标制,严格按国家投资项目的程序向社会招标,通过对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和综合评分,最终确定施工单位。整个招投标过程严格按国家招投标法进行,项目主体工程实行监理制和项目公示制,主动接受社会对项目实施的监督。

2、项目监管情况:县农林局十分重视项目监管工作,经常进行指导和检查;财政、计委、审计、纪检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促,项目资金安全合理使用,从而保证了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目标任务量完成情况

1、再生稻获得丰收。今年再生稻按照“三集中”(集中人员、时间、精力)和“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用量、统一购肥、统一指导、统一施用)的成功经验施用再生稻粒芽肥;建立核心再生稻高产示范片2万亩,每个镇800-2000亩,安排项目资金80万元,各镇自行组织实施,实行“先建后补”的方式进行补助。四是落实高产关键技术:抢时施用促芽肥,在头季稻齐穗后8-15天内抢施促芽肥,今年大面积在720-27日集中施用,增强中稻再生芽萌发能力。足量施用粒芽肥,一般肥力田块亩施尿素15-20公斤。见芽完熟收割头季中稻,在头季中稻十成黄、再生芽破鞘现青时收割。同时,开展机收中稻蓄留再生稻示范,扩大了再生稻有收面积。再生稻蓄留50万亩,有收面积达到46.6万亩,平均亩产达到167公斤,总产7.7万吨。潮河镇、玉蟾街道等核心区再生稻亩产达到180-260公斤,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和南京农大副校长丁艳锋等前后来泸县调研,提高了泸县知名度。

2、再生稻专家验收。20201021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泸县承担的农业农村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开展了再生稻测产验收。核心区潮河镇五谷寺村、兆雅镇石龙村种植的水稻为宜香优2115、内61116、内6103等稻香杯获奖优质品种,验收田块面积1.2-3.0亩,挖方测产0.1亩以上,按13.5%标准含水量,扣除杂质,现场验收平均亩产249.1公斤;其中户主唐敬清,田块面积2.8亩,品种为宜香优2115,亩产达到316.1公斤。通过现场考察和实际收打,专家组认为项目区实施组织措施到位,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措施落实好,通过“三集中、五统一”适时足量施用粒芽肥,再生稻发苗早、发苗多;同时,通过配套技术应用减轻了阴雨寡照天气影响,有效穗量大、产量平衡、综合效益好。

四、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由于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加之适度规模经营的限制,规模太大难免疏于管理出现“播、种、收”季节延迟、病虫防治不到位等系列问题,规模化经营目前拓展还存在困难。

2、目前种田的大多是留守在家的老弱妇儒,整体劳动能力和素质偏低,导致种粮劳力不足、制约了新技术推广。

(二)相关建议

再生稻是川南地区费省效宏的特色产业,要继续加强机收中稻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

 

 

                                  泸县农业农村局

202158


泸县 再生稻 高产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