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2/27 12:33:21

关于《泸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政策说明

来源:县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3-09-28 11:00:25 【字体:

一、编制背景

为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科学制定泸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推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四川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泸州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健康泸县2030”规划纲要》《推进健康泸县行动实施意见》等编制本规划。

二、编制思路

(一)发展目标。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

力显著提高,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基层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健康产业集群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质量不断提高,数字卫生健康系统不断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卫生健康协同发展。

(二)编制过程。根据《四川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文件要求,经过县政府分管县领导召集研究,广泛征求医疗机构意见,形成我县《规划》(初稿)。初稿形成后,全面征求各镇(街道)、县级相关部门、医疗机构及公众等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并通过专家评审,修改完善《规划》。

三、主要内容

 (一)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水平。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以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重大疾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综合干预等能力。

(二)完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完善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为哨点,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三)建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由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中医药应急防控救治体系、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以爱国卫生运动为依托的社会动员体系构成,是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惠及全民的社会工程。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防控体系改革要求,履行监测预警、检验检测、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人群健康状况监测与调查、综合干预与评价、信息管理与发布、健康教育与促进、技术管理与指导等职能。

(四)完善中医药应急防控救治体系。以县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为主体,完善全县中医药应急防控救治体系,全面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进一步完善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医疗机构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六)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依托泸隆、泸永、泸荣三条卫生规划主线,建立健全“一主、两副、四次”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布局结构,全面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骨干、镇卫生院为枢纽、民营医院为补充、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能力建设,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七)促进社会办医协调有序发展。社会办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高端服务和康复医疗、老年护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有序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综合监管更加有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有序就医格局正在形成。

(九)打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全县中医药服务资源,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十)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健全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综合医院为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十一)建立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健全普惠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服务供给体系,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种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推动托育机构规范发展,支持托幼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加强托育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托育服务能力。

(十二)夯实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业务协作机制,统筹资源配置,推进老年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等医养结合机构建设,积极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约就诊、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着力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能力,大力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十三)完善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提高职业病监测评估、危害工程防护、救治技术支撑能力,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支撑网络,构建县级、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网络。在职业危害重点行业领域依托现有机构和资源,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及相关装备的应用和推广。

(十四)发展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完善由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科(室)以及机关、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职能部门等组成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

(十五)强化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病康复机构等为依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为补充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十六)健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扩展康复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加强综合医院的康复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开设康复医疗门诊、增加康复医疗床位。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疗人才培养,逐步建立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

(十七)深化医疗卫生关键领域改革。建设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全面贯彻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落实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机构运行管理机制,构建调动积极性的绩效评价机制。

(十八)优化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培育壮大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强化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乡村卫生人才培养及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

(十九)强化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加强医药临床医学研究和医疗机构医学重点学科等平台建设。统筹和整合全县院、企临床医学、科研数据、影像大数据平台建设,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格局。强化医学大数据应用研究,加强医疗机构医疗技术科技创新。激发医学科技创新人才新活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增强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主体。加强现代中药科技创新,支持以本地道地药材为主要原料的创新中药研发,开展创新中药和大健康相关产品研究,形成以我县特色优势资源为依托的中药产业链系列产品,进一步探寻建立“临床科研企业融合”等成果转化应用模式。探索全民健康信息化应用新途径。

(二十)推动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夯实数字健康基础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深化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充分利用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信息系统采集,逐渐消除信息数据集成共享壁垒,规范数据储存,建立业务协同机制。完善便民服务平台,密切关注群众就医需求,及时完善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深化网络信息安全,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健全医疗卫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抓好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期开展卫生信息安全巡查,加固网络脆弱点,提高网络运行可靠性,安全性,减低医疗卫生网络信息泄露风险,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人才队伍建设。

(二十一)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持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重大决策中作用,不断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强化卫生健康领域监管效能,巩固卫生监督规范化建设成果,不断提升卫生健康监督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

(二十二) 强化组织实施和监测评估。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切实落实政府在制度、规划、监管等方面的责任,把制定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作为对卫生健康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健康泸县建设任务要求。明确部门职责,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加强政策协同,确保形成工作合力。严格规划实施,高度重视规划对科学配置资源的引导作用,将纳入规划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的前提条件。完善监督评价,构建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督管理评价体系,强化政府监督责任,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对策。

 

解读机关:泸县卫生健康局

联 系 人:王定春

联系方式:0890-8182745

 

 

泸县卫生健康局

2023年9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