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宣传片
泸县,因龙而名,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泸县,位于四川南部,隶属“中国酒城”泸州,长、沱两江相拥。幅员面积1525平方公里,辖19个镇、1个街道,人口103.8万。泸县,是国务院认证的“千年古县”,因其标志性的龙舞、龙桥、龙雕等,被誉为“中国龙文化之乡”,故又称“龙城”。龙舞之魂,璀璨千年。61种非遗龙舞诞生于此,其中“雨坛彩龙”三度进京献艺,荣获全国山花奖、群星奖。龙桥之韵,闻名遐迩。181座“明清龙桥”点缀山河,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古桥建筑的一大奇观”。龙雕之宝,名扬四海。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3000余件馆藏龙雕、120件国家一级文物,宛如“石板上的清明上河图”,讲述泸县千年厚重历史。
泸县乘龙之势,区位独特、通江达海。古时之泸县,是区域物流集散地和川南经济文化中心,宋明时期就已跻身全国著名“33大”商业都会之列。今日之泸县,“铁空水公、多式联运”,更是川渝滇黔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陆路纵横,四大高速纵贯全境(厦蓉高速、成自泸赤高速、南渝泸高速、泸永高速);两条高铁设站于此(绵泸、渝昆),隆黄铁路穿城而过,已全面融入“成渝2小时/重庆1小时经济圈”。这里坐拥空港,县城距泸州云龙机场仅16公里,49条国内航线直达北上广深,“一带一路”国际航线即将启航。这里水运便捷,泸州国际集装箱港(四川第一大港)、泸县神仙桥千吨级散杂件码头,互补联动、通江达海。
泸县得龙之灵,山明水秀、生态宜居。县城山水环抱。20.5平方公里的城市,背倚川南明珠玉蟾山,濑溪河、九曲河双河玉带环绕,尽显川南古县宁静与繁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平安建设先进县城等荣誉,是品质生活的最佳注脚。“一园揽胜(龙桥生态园),三湖映月(玉龙湖、海潮湖、九龙湖),四山叠翠(玉蟾山、万寿山、龙贯山、五仙山),生态画卷次第展开。城市脉动强劲,“一横一纵一环”的现代路网(酒香、玉蟾、龙脑大道)延伸发展触角。“一主两核”的特色商圈(花园干道,玉蟾温泉度假区、万福大都汇),彰显城市勃勃生机。泸县是教育强县、医疗强县,拥有老牌“国家级示范高中”泸县二中,是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泸县聚龙之力,产兴业旺、活力迸发。泸州国际生物医药城坐落泸县(规划21.3平方公里,建成区4平方公里),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药研发公共服务等创新服务平台8个,是国家火炬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基地。泸县经济开发区(规划37平方公里,建成区7平方公里),是省级经开区,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优秀园区。西南建筑科技产业园(规划用地2000亩),重点围绕装配式建筑、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工艺等领域,着力打造集生产、供给于一体的产业园,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泸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天府粮仓”重要基地,聚焦粮食、生猪、水产、龙眼四大优势特色产业,正全力建设巴蜀鱼米之乡。
近年来,泸县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中国产业转移备份等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县、制造强县,大力发展医药健康、能源化工、白酒(食品轻纺)、绿色建材、智能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较为完善的五大产业集群。
我们深耕十年,倾力打造川渝滇黔医药健康产业投资“首选地”。依托西南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和雄厚的化工产业基础,联合西南医科大学及“川渝医药行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围绕“核医药、生物药、化学药”三大主赛道,“医疗器械、保化品”两大辅赛道,高标准建设医药高地。
我们专业专注,聚力建设全国一流绿色化工产业“集聚地”。立足1.4万亿立方米页岩气资源优势,以泸县神仙桥化工产业园为载体,聚力打造全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全国最大的金刚烷及其衍生物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纤维素衍生物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页岩气综合利用、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精细化工”三大产业集群。
我们传承优势,全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原酒“核心区”。泸县是“中国原酒之乡”,现有白酒生产企业96家、窖池1.66万口、年种植糯红高粱13万亩、白酒储存量30万千升。正携手川酒集团,大力实施品种调整、品质提升、品牌培育“三品”战略,倾力打造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加快形成酒旅融合发展的完整产业链。
我们守正创新,强力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建筑之乡”。泸县是西部地区首个“中国建筑之乡”,也是全国首批30个国家级建筑劳务基地县之一。全县落户建筑类企业1526家,建筑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拥有西部最大的建筑总部基地,业务范围延伸到越南、印度、沙特阿拉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借势而进,加快建设成渝地区“智造高地”。泸州是中国九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和全国大中型液压起重机挖掘机制造中心、全国高性能液压件制造中心。泸县现已建成电子信息产业园、智能制造孵化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形成了集研发、生产、定型、配件生产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全产业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