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位于泸县太伏镇青桥村3社的2024年水利发展资金雷劈石项目区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施工现场,3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处理坡耕,趁晴好天气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工程于今年5月动工建设,完成坡改梯300亩,新建生产便道9千米、排水沟5千米、沉砂池(凼)20个、蓄水池8口,整治山坪塘4口,封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平方公里,预计今年12月完成建设任务。”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代表马红涛介绍。
泸县2024年水利发展资金雷劈石项目区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地点涉及太伏镇伏龙、青桥等12个村,建设内容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
泸县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坡耕地人为活动多,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导致地力严重退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制约乡村振兴发展。泸县结合县情、水情实际,组织编制了《泸县“十四五”水土保持发展规划》,规划对濑溪河等小流域为重点进行治理,推进生态自然修复,改善生产耕作条件,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为抓好项目建设,泸县成立项目建设水土保持工作专班,系统推进用地协调、建设监管等工作,落实配套资金300万元。严格按照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加强现场监管,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有关的规程规范和设计图施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加强资金管理,严格使用审批程序,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经过治理,昔日零散、破碎的坡耕地陆续变成了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梯田,并配套建设了蓄水池、生产道路、排水沟等配套小型水利水保设施,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在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项目年蓄水保水总量73.93万立方米,年保土量将达到3.92万吨,年直接经济效益130余万元。
“工程还没有全面完工,就有老板找上门来预约流转项目区土地,打算在青桥村规模种植油菜500余亩、柑橘800余亩,在玉溪村和张枣村高效整合龙眼、藤椒1500余亩,发展‘梯田+油菜花海’‘梯田+观光农业’等乡村生态旅游,村民在家门口就近务工获得收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太伏镇农业农村办副主任李洁彬介绍。“同时,通过区域内生产条件的改善,推动太伏镇‘张枣——石龙井——青桥’柑橘、藤椒和梯田观光特色产业精品路线建设,助力打造泸州东翼近郊休闲‘后花园’。”
2024年水利发展资金雷劈石项目区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的实施是泸县关于加快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十四五”以来,泸县实施了2021年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工程、2011年螺蛳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泸县2022年龙溪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86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日渐良好,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为乡村生态振兴和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