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
对政协泸县第十届二次会议第29号建议的
答 复
雷兵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我县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环卫规划编制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规格编我县城乡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范围与《泸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相协调,针对我县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共享性较差,城乡一体化管理较难的现状,对环卫行业管理、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建设、产业化发展等进行科学规划,严把规划布局,全县所有区域的规划建设必须要与环卫规划相衔接,确保环卫设施规划落实到实处,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二、夯实设施建设
一是投资2500万元,建成生活垃圾填理场一座,该项目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占地83亩,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吨/日,总库容110万m³,配套建设有一座垃圾渗滤液处理站,日处理量100 m³。2017年对原有调节池进行加高扩容建设,池体提升高度一米,提高蓄集能力350 m³;投资1300万元,新建配套建设容量为10000 m³的浮盖膜坑式调节池一座,占地16.5亩,采用“MBR+RO”工艺。二是投资1030万元,建成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一座,位于县城工业园区八号线东侧,占地面积4.2亩,该压缩中转站设计日处理垃圾量200吨,采用EPC招标模式,于2017年3月建成并投入运行,配套有转运车4辆,转运罐体7个。三是2017年投资500万元在20个镇(街)建设23座液压地埋式垃圾库;投资340余万,新建垃圾收集房260余座。我县环卫设施的逐年夯实,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全面推进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推进市容环卫城乡一体化项目
持续推进市容市貌环卫城乡一体化PPP项目,引进有实力、有运营管理经验的社会投资人对泸县市容市貌环卫城乡一体化提档升级,负责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维护、移交等事务,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实施,融入互联网+市容环卫+垃圾分类、新能源、新技术等创新理念,体现五个统一(即统一监管考核、统一运营模式、统一设施设备、统一作业标准、统一工资待遇),打造全省市容环卫城乡一体化PPP模式典范。该项目已通过政府常务会,并提交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根据我县实际需求,结合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四川省三年污垃设施建设计划、厕所革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前期完成了该项目两报告一方案的粗编制,现正在采购项目咨询公司,对我县PPP项目可研报告和两报告一方案修改完善,,尽快报送省PPP中心审查。
四、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为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农村垃圾处置,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县委县政府决定在云龙、天兴镇率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收运模式,实现“源头减量化、投放规范化、收集标准化、运输专业化、处理无害化、管理信息化”的城乡垃圾处理体系。重点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设施设备建设,确保垃圾收运体系正常运转;加强农户和保洁员分类宣传培训,不断提升农户和保洁员参与分类积极性,使农村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不断健全。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泸县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
2018年5月9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