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管理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经过三年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我县的交通设施、道路通行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群众安全出行得到保障。为了能给交通参与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畅通的交通方式和环境,结合我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契机,我局会同县交警大队认真排查、梳理目前泸县交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关于泸县城市管理存在的交通问题现状
(一)停车难是问题突出
1.部分老旧小区未施划停车位或根本没有条件施划停车位。已排查出老旧小区周边可设置夜间临时停车路段共有六条,可供周边小区居民临时停放车辆约300辆。
2.市场周边道路较窄,车辆乱停放突出。如新兴市场周边。
3.泸县二中、泸县二中外国语学校集中放假时道路拥堵、停车难。泸县二中、泸县二中外国语学校、二中实验学校,放假时来接送学生车辆较多,除泸县二中大门口有一个停车场外其他学校均无停车场。泸县二中偶有和二外放假时段冲突,停车问题更加突出,接送学生车辆只能停放在道路两侧,道路通行率下降,也存在安全隐患,学生家长也怨声载道。
4.县政府周边、花园干道车位少停车难。
5.新建小区地下停车库虽已满足业主停车需求,但部分业主未购买车位或者物业与开发商未优化闲置车位,导致车主将车停放在街面,影响其他车辆通行,挤占公共资源。
(二)交通隐患点多
1.目前城区内标志、标线部分路段缺失且多路段坑洼不平,遇到下雨天易积水,已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已上报。
2.电动车驾驶人为了出行便捷,经常把龙脑大道、玉蟾大道人行道隔离桩、隔离栏人为破坏,也有部分路段未设置隔离桩,如玉蟾大道东段,驾驶人为了出行更便捷随意在人行道上掉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学校周边(泸县二中、城北小学、城东小学等)和重要路口(翡翠城、烟草公司、原野市场等)混行通行,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弱,道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4.目前全县有重点运输企业133家,其中高风险企业57家。应检验未检车辆552辆,应报废未报废335辆(其中两客一危:未检15辆,未报废5辆;中型货车:未检196辆,未报废156辆;重型货车挂车:未检341辆,未报废174辆),农村面包车未检验838辆,未报废256辆,分散在各镇,隐患清零难度大,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三)没有一个大型货运停车场
目前泸县城区内缺乏一个大型货运停车场,导致货车驾驶人将车辆停放在玉蟾大道及工业园区较为宽敞的路段,影响了文明城市形象。
二、泸县城区城市管理中交通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重新将新兴市场周边吉福街、创业街路段。在道路一侧施划非机动车及摩托车停车位,可增加管理人员对停放的非机动车、摩托车进行收费,便于规范管理,并将该路段设置为单行道,小型汽车可单向通行,同时增设电子警察进行抓拍,用科技置换警力。
(二)在泸县二中周边增设停车场。可供周边居民停车的同时也为接送学生家长提供了便利,在学校周边增设施划非机动车位,同时建议在规划新建学校时将停车问题纳入基本设施考虑。
(三)整合资源。让小区部分闲置停车位有效利用,与大数据平台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交通诱导发布系统。另外,花园干道周边是行政机关、商业中心集中路段,群众出行停车难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建议在花园干道周边修建大型地下停车场,建立交通诱导系统的同时设置停车场智能自动识别系统,切实解决群众出行停车难的问题。
(四)完善恢复城区内部分缺失标志、标线,维护部分坑洼路段。在龙脑大道、玉蟾大道中心绿化带人行横道上增设地桩,阻止机动车利用人行横档掉头,便利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在城区主要干道人行道边设置隔离桩,杜绝行人随意横穿。公路绿化所定期修剪树枝,让现有的被绿植遮挡的标牌亮出来。
(五)增加科技投入。加快交警指挥中心建设,为大数据智能交通信号控制、优化交通流组织、实现绿波带、路面执勤、缉查布控等提供科技支撑;在彩虹桥、高速路口设置交通诱导屏。
(六)在县城城乡结合部建设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物流中心,解决货车停放及物流行业发展问题。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