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滩镇天全村赵德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厕所革命项目实施中的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9年以来,我县按照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川委办〔2018〕26号)和《泸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泸委办发〔2019〕2号)精神,扎实推进中央、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决策部署,切实改善提升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泸县。三年来我局始终围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开展工作,实现10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23%,72%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村庄环境卫生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内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村民环境卫生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治理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为实现乡村振兴奋斗目标,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一仗,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社会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一、2020年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基本情况
(一)县级方案情况。2020年,根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0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项目的通知>》(川农函〔2020〕164号)(以下简称《通知》)文件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我县制定《2020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实施方案》,计划投入各级财政资金2529.2万元在38个村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新(改)建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13206户。
(二)天全村情况。天全村为我县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根据实施方案,计划投入财政资金68.9万元新(改)建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360户。截至2021年6月15日,该村实际完成新(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232户,财政奖补资金454875元,户均1960元;新(改)建卫生厕所75户,财政奖补资金163146元,户均2175元,维修粪池或加盖10户,财政奖补资金2415元。
二、关于内厕修建问题
(一)一户一厕的认定。根据《通知》要求:户厕按照一宅一厕标准实施新(改)建。针对已搬迁入城镇、多年无人居住或三年内房屋有搬迁计划、住在城镇周边、多年外出或已经投亲靠友的农户,可不列入改厕计划。因此,对于已经有一处户厕达标的实施对象可不实施改造(且达到卫生厕所标准:要有墙有顶,有窗、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具备有效降低粪便里生物性致病因子传染性的设施)。按照镇、村摸底规划,应备案为“三格式化粪池”的(三格式化粪池标准:由三个相互串联的池体组成,经过密闭环境下粪污沉降、厌氧消化等过程,去除和杀灭寄生虫卵等病原体,控制蚊蝇滋生的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贮存设施或设备),只需将粪坑新(改)建为三格式化粪池;不具备建设三格式化粪池的,可以对原粪坑加盖密封,减少蚊虫滋生和粪污溢流,达到普通卫生厕所标准。
(二)用好有限财政奖补资的要求。一是根据《通知》要求: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技术模式,推进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实现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后资源化利用,粪污未达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卫生厕所、不达标的“三格式化粪池”均不纳入财政奖补范围。二是我县2020年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厕所财政奖补资金1198元/户(含中省资金1023元/户,市级资金175元/户),县级资金698.8元/户用于户用卫生厕所改造。据各镇(街道)项目实施情况来看,新建三格式化粪池财政奖补资金均高于1500元/户,部分镇(街道)甚至高于2000元/户。因此为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带动作用,根据泸县实际,将有限的财政奖补资金优先用于三格式化粪池和卫生厕所建设,内厕改造以农户自建完善为主。
(三)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人居环境整治涉及面广、持续性强,群众是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者、受益者和维护者,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度参与。要建立“财政投入引导、农民和集体积极投入、社会力量多方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切实解决政府大包大揽,农民群众缺乏积极性现象。因此,对于已经有一间厕屋达标的农户,鼓励农户自建完善,在此基础上新(改)建三格式化粪池,财政给予奖补,调动群众改善生活环境的积极性,以解决人居环境突出问题。
(四)廉洁纪律要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民生工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要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惠民政策润泽更多农村家庭。如农户已经有一间厕屋达标,享受财政奖补资金再修建一间厕屋,有失惠民政策公平性。
(五)政策宣传。我局自2019年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以来,各级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及要求,在公布的实施方案或各级政策解读上,从未宣传在“实施对象二楼及以上的原有楼上有一个厕所的农户,可以使用财政奖补资金再新(改)建厕屋”。这不符合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相关政策和改厕初衷。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宣传力度。切实坚持以群众为主体的原则,让老百姓不仅仅成为“厕所革命”的受益者,更要成为主要参与者。在村内宣传栏、重要公共场所张贴通俗易懂的标语、横幅、宣传画等,发放宣传单,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改善环境的益处和自身责任义务,提升了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农民群众乐意接受并支持参与厕改工作,实现由“要我改”到“我要改”“主动改”“配合改”的转变。
(二)加大资金投入。将“厕所革命”与乡村经济发展相结合,对于主动投入、自愿改厕的家庭,加大支持力度,从根本上改善其生活居住环境。进步统筹各级财政资金,适当提高到户补助水平,充分调动了农户积极性,既保证工作顺利推进,也不过多加重农户负担,提升群满意度。
(三)积极探索改厕补助模式。根据国家乡村振兴局会议讲话精神,更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解决农户“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实思想问题,我县逐步探索采取政府制定标准、农户自建、验收合格、定额进行补助方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同时为减少财政压力和方便维护,确保化粪池正常使用,政府探索采购“一体化”三格式化粪池到户安装,农户自建完善内厕模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