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泸县这片广袤而多彩的土地上,有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那就是奇峰镇。那是我心中永远的故乡,承载着我无数的回忆与眷恋。
奇峰镇,是一个富有独特魅力的小镇,是省级文化先进镇。这里有着全国最年轻、最具活力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奇峰渡槽,它宛如巨龙横跨在田野之上,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渡槽的存在,不仅是一道壮观的风景线,更是先辈们的智慧与勤劳的结晶。每当我在新闻报道上看到那宏伟的渡槽,心中便涌起一股对家乡深深的敬意,那一块块坚实的石块,仿佛在诉说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敢与天斗”的故事。
直至今日,奇峰渡槽依然滋养着30余万亩土地,传承着艰苦奋斗的精神。
说到家乡,就不得不提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氏香肠。黄氏香肠的制作技艺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它凭借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了家乡的一张名片。选用上等的猪肉,经过精心的调味和灌制,再经过独特的熏制工艺,制作出的香肠香气扑鼻,口感醇厚。无论是切片蒸熟直接食用,还是作为食材烹饪出各种美味佳肴,都让人回味无穷。黄氏香肠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家乡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每一口品尝,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味道,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温暖与亲切。
在家乡,人们对白酒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情感。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社交的纽带、情感的寄托。奇峰镇的白酒拥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不管是川酒自然香,还是泸藏酒业的老匠人,那传统的酿造工艺如同一部被精心呵护的古老典籍,一代又一代的酿酒匠人执着地传承着,每一道看似简单的工序背后,都蕴含着他们对品质近乎苛刻的坚守。在那充满酒香气息的作坊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古朴的器具上,映照着酿酒师傅们专注的面庞,他们熟练地操作着,仿佛在进行着一场仪式。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的桌上必然会摆上那醇香的白酒,亲人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中,酒杯轻碰,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幸福的奏鸣。人们在酒香中分享着生活的喜怒哀乐,那些场景温馨而又美好,如同一幅幅暖色调的画卷,深深烙印在记忆深处。
如今,家乡奇峰镇始终在我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每当我想起那熟悉的街道、那亲切的面孔、那壮观的渡槽、美味的黄氏香肠和清香的白酒,心中便涌起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家乡永远是我的根,是我心灵的归宿。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