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宋墓是2002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数量最多的一处宋墓群,建于南宋中后期。宋代石刻雕刻的主要内容有武士、四神、伎乐、侍仆、等种类,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其石刻艺术堪称同代同类建筑的上乘之作。
泸县宋墓是2002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是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数量最多的一处宋墓群。
泸县石室宋墓多是同坟同穴异室的长方形单室墓葬,也有相通的双室或多室墓葬。墓葬一般长5.5米左右,宽3米左右,高2.5米左右。墓葬分别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室由条石构筑成仿木结构的形式,内有多种精美雕刻和仿木构件。墓顶有盝顶、藻井顶和穹隆顶三种。泸县宋墓雕刻的内容主要为武士、四神、伎乐、侍仆、综合等种类。
以下分述:
1、武士:武士身披甲胄,手执兵器或身着铠甲,穿罩袍服,戴交角幞头、手执骨朵。女武士头戴兜鍪,身着铠甲,手执兵器,独具特色。
2、四神:包括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青龙有的呈行走状,有的呈飞奔状,有的二龙戏珠,造型生动,想象丰富,雕刻十分细腻,多是剔地起突的高浮雕石刻作品。
3、伎乐类包括了器乐演奏,舞蹈,戏剧,乐官等。宋代流行的采莲舞,在这里也有表现。侍仆包括有女侍、男侍和侍从。有手执团扇者,有手执酒壶者,也有持铜镜或捧果盘者,较多的形式是妇人启门的图案。还有飞天、人物故事、动植物花卉、族谱等内容,都非常独特。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