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旅游>人文泸县>详细内容

玄滩镇:非遗技艺进校园 共筑文化传承梦

来源:玄滩镇 刘媛 高大源 发布时间:12-13 09:46:17 浏览次数: 【字体:

“小小田儿稗子多,扯了一窝又一窝。又要埋头扯稗子,还要抬头唱山歌。”近日,在泸县五中非遗传习基地音乐教室里,省级非遗项目玄滩薅秧歌代表性传承人76岁的邓光荣大爷一亮嗓子,高亢嘹亮,学生们纷纷应和,由此拉开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薅秧歌传习兴趣课”。

202412130947025658.JPG

“小时候跟着爷爷在田间劳作就常听他们哼唱,听着旋律总忍不住跟着唱和,但是却没有什么了解,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正好唤醒了我童年的记忆,也让我逐渐感受到薅秧歌的乐趣。”高二年级22班的学生邱慧珍说道。

据了解,自2010年开始,泸县玄滩镇在通山村、玄滩小学、玄滩镇学校和泸县五中设立薅秧歌传习基地,将非遗引进校园,采取“非遗传承人+学校老师+学生”的三级传承模式,编定非遗校本课程,为学生普及非遗知识、传授非遗技艺,如今薅秧歌传承群体1000余人。

“薅秧歌作为儿时哼唱的民谣,心中有割舍不下的情感,而且玄滩薅秧歌作为省级非遗项目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代人消失,要培养更多的传承人,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玄滩薅秧歌。”邓光荣说出心中的热爱和传承。

近年来,玄滩镇不断创新保护传承方式,通过薅秧歌培训、薅秧歌歌词征集、薅秧歌进校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玄滩薅秧歌的影响力,打造了非遗传承特色阵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玄滩镇 非遗 技艺 进校 文化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