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泸县召开2023年“天府粮仓”建设技术到田暨晚秋生产工作推进会。县委副书记吕先,副县长王先奎出席会议。
会议安排部署了我县2023年“天府粮仓”建设技术到田,夺取粮食丰收相关重点工作;省农科院徐富贤、倪先林等专家就中稻+再生稻高产集成技术、高粱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和玉米(高粱)套作夏大豆技术进行了培训。
吕先指出,技术到田要确保人员到位,各镇(街道)要坚持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的“姓农”属性和“为农”定位,持续推动各级农业技术人才向农民聚拢、向一线聚集、向高产聚力。要确保技术到位,坚持“抓示范、帮大户、带小农”思路,系统化、一体化推进“技术到田”,把先进适用技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推广开来,帮助解决生产“卡点”和技术“瓶颈”。要确保责任到位,相关部门、各镇(街道)要及时行动,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应对有效,既要当好“发号员”,也要当好“技术员”,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要确保考核到位,县委农办要把“技术到田”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抽查检查、强化跟踪问效、严格奖优罚劣,加力、加劲、加快打通“技术到田”的“最后一公里”。
吕先强调,各镇(街道)要及早把晚秋粮食面积任务分解到村组和农户,落实到具体地块。抓好头季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做好田间蓄水保水,积极扩大再生稻蓄留面积,努力打造中稻-再生稻吨粮田基地。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扩大秋大豆种植面积。加强晚秋生产的技术指导服务,要抓好示范样板,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和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提高晚秋作物生产水平,提升种植效益。
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财政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统计局、县气象局、县供销社及全县20个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及相关技术人员参会。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